贻谷堂
地理位置信息
所在区域:福建省 龙岩市 连城县 塘前乡
详细地址:塘前乡塘前村莲湖路7号
地理情况:
收储及修缮信息
是否收储完成: 是
收储机构: 塘前村委会
结构及外墙修缮成本:约0 元/平米
认养年限: 20年
卫生费: 3 元/年/平米
租金单价: 10 元/年/平米
租金总价: 200000元 (20年总价,可同村委详谈) 备注:(单价x建筑面积x认养年限)
建筑基本信息
建筑年代: 清代
占地面积:2000平米
建筑面积:1000平米
是否有地下室:否
是否有菜地或者其他附属用地:否
是否列入各级保护名录: 是
建筑类别:古遗址
建筑现状信息
建筑原层数:1层
建筑现有层数:1层
使用情况:未空置
质量现状:
轻微破坏
描述:如破损部位、程度,已进行屋顶修复或墙体加固等
建筑特点
贻谷堂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由张群玖公建造。属晚清时期典型的南方客家民居风格,上下厅,两边厢房再加两边外厢房,几十木间屋,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屋内雕梁画栋结构合理甚是美观,是塘前保存比较完好的古民居之一。
贻谷堂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可算是塘前的名门望族,人才济济,层出不穷。群玖公,讳镜江,字曲波,号海怀,又号上华山人,清月治十年生,卒于民国十二年。群玖公先年从贾,行履遍及两广各地,奔驰四方,有诗云:“我有家山容不得,琴剑飘零学贾人”句,群玖公生平好饮酒,善呤诗,兼工隶书,中年始学画、晚年受聘连城旧制中学任教。清亡后,其缅怀故国之思,于清明题诗一首“子规啼血一声声,泪染花枝四野零,亡国感情随处是,伤心人怕近清明。”
群玖公之子张英奇(又名张正华)生五子:立恭、立宽、立宏、立宣、立宗,次子立宽(也叫兆生)1948年永安高级师范学校毕业,考取到南京大学读书,1949年参加共产党地下组织,后到国民党国防部收发室工作,被发现后,被国防部通辑,他改名叫张雄,到白崇禧部队,又遭白崇禧部队清党,他逃回厦门找同学,刚好在厦门电影院看电影时,全部青年被国民党撤退台湾的刘汝民部队劫持到台湾。后在台湾定居(已故)生有3个孩子,全是大学生。
三子,张立宏(也叫志纯)1950年塘前解放,参加土改工作队,1985年离任,生有三子。志纯(已故),解放后,带领村民修了二条水渠(石槽坑-塘前,牛山下-防坊坑)解决了上千亩的旱地灌溉,可谓是塘前一大功臣。
四子,张立宣(也叫蒲生)1948年在上海大学读书时参加地下党,1949年随部队南下,曾任永安司法专员,1984年离任,享受正处级待遇,生有二子,长子张冶原在广东番禺办企业,现企业迁至江苏张家港。张立宣乐善好施,仅2014年在连城捐资助学就达四十多万元人民币。
五子,张立宗在清流县政府退休,全家定居清流。
主体结构:木结构
地面做法:
围护墙体:土筑
屋面系统:
屋内楼梯:
窗体装饰:
所属村落
塘前乡塘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