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注册账号即表示您同意并愿意遵守注册协议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忘记密码
登录

洪坑村(客家民俗文化村)东昇楼

地理位置信息

所在区域:福建省 龙岩市 永定县 湖坑镇

详细地址: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九二组

地理情况:东升楼位于福建土楼民俗文化村之上东片。依山傍水,前有笔架山,后枕金星寨,金丰溪环绕而过,且凝深潭。楼前筑有半月型池塘,身临其境,真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收储及修缮信息

是否收储完成: 有意向
收储机构: 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民委员会
结构及外墙修缮成本:约350 元/平米
认养年限: 20年
卫生费: 5 元/年/平米
租金单价: 25 元/年/平米
租金总价: 1195000元 (20年总价,可同村委详谈) 备注:(单价x建筑面积x认养年限)

建筑基本信息

建筑年代: 清代
占地面积:1058平米
建筑面积:2390平米
是否有地下室:否
是否有菜地或者其他附属用地:否
是否列入各级保护名录: 是
建筑类别:民居

建筑现状信息

建筑原层数:3层
建筑现有层数:3层
使用情况:空置
质量现状:
轻微破坏
瓦、梁柱稍有破坏,需更换

建筑特点

东升楼是长方形土楼,居住林氏村民,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坐东南朝西北,占地约一千多平方,高三层,面阔九间,进深八间,一二层不开窗,楼内有四合院式厅堂,设为祖堂。悬山顶穿斗抬梁,梁斗有精美雕花。混合式构架,端庄古朴。全楼设有一个大门,四道楼梯。外院有一大坪,外筑石围墙,并建有典型中式大门。楼外左右各有一座私塾,左边私塾“养正居”,年久失修已倒塌,右边私熟“树德斋”是典型北方四合院式建筑,也部分倒塌。总观东升楼建筑及其附属建筑,体现了客家人的耕读传家的好家风。“东方既明愿同室读书耕田各尽乃职,升平冀瑞颂一堂贻孫课子毋怠厥躬”的大厅楹联,虽是平淡无奇,且隐藏处世大智慧。三百多年来,子孙人才辈出,住户敦亲睦邻,在那生息繁衍,具有书香门第的气息。 清朝时期出有林悦斋,出任直隶州司马,永定县志可查。民国期间,出有林贤将军,随孙立人入缅抗日。还有林富先,林仁先兄弟,在胡文虎创办的《星洲日报》当编辑,用手中的笔作武器,宣传抗日进步新思想,在民族为难时刻,挺身而出,为救国救民留下光辉足迹。后旅居新加坡,林富先有二子,林今瑞曾任新加坡移民部部长,林璇瑞曾任新加坡教育部部长。 在党的革命时期,涌现了,林隆盛,林盛姑,林万亿,林慎先,林兆先,林屡文等六位烈士。他们跟随朱毛红军在闽西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革命热潮中抛头颅撒热血。为苏维埃红色政权立下了不朽功勋。为党的光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革命事迹值得后人瞻仰和缅怀。 在新中国建立后,从东升楼走出去的人才,活跃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有经济学博士1人,高级工程师7人。硕士研究生三人。东升楼可谓人才济济,该楼林坤瑞被聘为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曾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特殊津贴。他们在好家风的引领下,缔造出书香门第,是十里八乡的好榜样!
主体结构:混合结构
地面做法:素土
围护墙体:土筑
屋面系统:覆瓦
屋内楼梯:木质
窗体装饰:木质

所属村落

湖坑镇洪坑村(客家民俗文化村)

本村待认养房屋

土楼建筑 历史悠久 风格独特 保存完整 清朝乾隆年间建筑

洪坑村(客家民俗文化村)——辉萼楼

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九一组

0人收藏
0人点赞

年租金: 59750

建筑面积:2390平米

房源地址: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九二组

法律保障

提供各类法律合同范本(镇村行政合同房屋认养合同)

专业团队审查所有产权人签字情况 确保待租赁房屋产权清晰

平台合规,与规划设计团队编写租 养使用手册, 规避各方法律风险。

  

填写信息

真实姓名*
务必正确填写您的真实姓名,一经认证将无法修改,姓名为2-10个中文字符。
性别
出生年月
手机号码*
用于接收重要提醒(仅方便用于客服联系您,请放心填写)
验证码
所处行业*
电子邮箱*
常住地区*
恭喜您提交信息成功 3个工作日内会有人与您电话联系~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