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距建宁县城 36 公里,距伊家乡政府所在地 9 公里,距建宁 北站 50 公里,距建宁高速出入口 40 公里,与宁化县安远乡 东桥村、红山村、后溪村毗邻,是革命老区基点村。笔架村 周边旅游景点众多。距国家级 4A 景区金饶山 43 公里(60 分 钟)、距国家级 4A 景区闽江源景区 45 公里(60 分钟)、距 国家 4A 级景区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 35 公里 (50 分 钟)、距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修竹 荷苑”15 公里(20 分 钟)、
笔架村距县城 36 公里,距伊家乡政府所在地 9 公里,与 宁化县安远乡东桥村、红山村、后溪村毗邻。作为革命老区 基点村,该村涌现了以陈纲、陈品行、陈真元、肖怀女、柯 邦环、陈远荣等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先烈,其中陈纲同志是黄 埔军校首期学员,参加过平定军阀叛乱,1925 年 6 月参加广 州各界市民支援上海“五卅”运动、反对帝国主义的--时, *村落历史文化 在“沙基惨案”中牺牲。这些革命先烈的后裔至今还生活在 (文字) 这块红土地上。 全村辖 10 个村民小组,分笔架、高岭 2 个自然村,共 358 户、1458 人,其中党员 36 人、劳动力 702 人、外出 620 人。 全村耕地面积 1402 亩,人均不足 1 亩,且 75%为坑垄排上梯 田;山地面积 1.2 万亩,其中毛竹林 700 亩、油茶林 1200 亩、 果山 120 亩;平均海拔 546 米,基础设施落后,耕作主要靠 肩挑背扛,劳动强度大、效益低,是典型的高山村。
红色文化文化:笔架村涌现了以陈纲、肖怀女、柯邦环、 陈远荣等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先烈, 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宗亲文化:村内各姓氏的村民都会在各自的宗祠开展祭 祖活动。其中以陈氏为代表的义门陈文化是古代传统优秀文 化的一个特色。 农耕文化:高岭人凭着勤劳的双手,不断开垦、耕耘, 创造出一片片梯田。 闽地之母:福建最古老地质构造。 武术文化:板凳功连防术。 木偶戏:每年农历十月十九笔架村举办庙会,有木偶戏 表演。 元宵节庆: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笔架村会举办盛大 的节庆活动,邀请亲朋好友参加。纪念屈原。
笔架村四周山峦叠翠,良田密布,森林覆盖率较高,生 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优良。自古生代寒武纪 以来,今建宁 地区地壳上升,上期隆起剥蚀,没有接受沉积,最早露出海 平面,经同位素岩龄测定为 26 亿 年,是福建最古老地质构 造,被称之为“闽地之母”。因地质构造中心点在伊家乡东 风村天井坪而被称为 “天井坪地貌”。地质构造--笔架村高岭自然村所处地 区建宁,是福建最古老地质构造,被称之为“闽地 之母”, 自古生代寒武纪以来,地壳上升,上期隆起剥蚀,没有接受 沉积,最早露出海平面 。演示为低角 岩相的变质岩系,原 岩为古岛弧形火山复理石,先后经过二期变质,四次褶皱变 形,将该区变质岩系命名 为上太古界天井坪组(Ar2t),时 代归属晚太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