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注册账号即表示您同意并愿意遵守注册协议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忘记密码
登录
首页 > 村落推荐 > 详情
古山村

    古山原叫“古谭”,地处福建武夷山南麓,富屯溪源头,离邵武市区19公里。公元1368年(明朝洪武五年)庐江何氏后裔伯继公由光泽迁居邵武古谭,因村部驻地上在远古山时期就有好几座遗传在当地闻名的山:狮子山、象鼻山、旗山、遥平山等因而得名为古山。位于沿山镇万亩良田的正中央,境内大部分为耕地,地势平坦,广阔土地肥沃,农耕历史悠久,是种植、养殖的好地方。

    村庄形态犹如一条小船,格局分布合理,有三条主街,六个小巷。清代祠堂集中在村庄正中央,鼓门楼建于村尾。全村境内古屋随处可见,且文化内容板寸较好,多为清代古建筑,多数古屋是砖木结构,做工精良,随处可见精美的镂空和砖雕工艺,代表建筑有何氏宗祠、宁氏祠堂、谌氏祠堂、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旧址等,另有古井、古树等保护要素。

  • 村落属性:省级传统村落
  • 村域面积:11.6 平方公里
  • 户籍人口:2137人
  • 主要民族:汉族
  • 村落形成年代:元代以前
  • 村庄占地面积:298亩
  • 常住人口:665人
  • 主要产业:烟叶、竹荪、水稻
  • 地形地貌特征:山地
  • 村集体年收入:30万元
  • 村民人均年收入:2000元
  • 村落位置: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沿山镇
村落历史文化

    古山原叫“古谭”,地处福建武夷山南麓,富屯溪源头,离邵武市区19公里。公元1368年(明朝洪武五年)庐江何氏后裔伯继公由光泽迁居邵武古谭,后人改“古谭”为古山。历史上传古山有“三街、六巷、倒逆三重水”的说法。意旨何家地大、物博、人杰地灵,自然风景优美。伯继公定居古山后生六子(史称六房):允清、允福、永昊、永祥、永澄、永忠。各房均有后裔至今,繁衍四十余代,现有在居古山街人口近2000人。族人宗亲和睦相处,生活蒸蒸日上。

村落民俗文化

    钱棍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汉族舞蹈道具。钱棍的一般做法是由一根竹棍两端嵌上几枚铜钱,再缀以流苏,竹棍一般长约三尺,无严格要求。跟秧歌舞一样,钱棍舞也是在古山村一些重要的日子里表达庆祝,人们随着音乐的节拍用钱棍敲击自己的全身关节,使得铜钱发出金玉之响,铿锵有力。表演的人越多,场面也就越壮观。钱棍舞跳起来有利于灵活性和协调性的提高,是一项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健身运动。 念大佛,又称念弥陀:出自夏莲居居士所写的偈:弥陀教我念弥陀, 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 原来弥陀念弥陀。佛教认为,一切唯心造,世间万物,包括佛菩萨,从本质上讲,是自心的化现。因此,当修行开悟,才发现,原来自己与阿弥陀佛是一体的,自己就是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见的是自性。这种理论学佛之初是很难理解的,因为佛教的理论分许多宗,从不同的角度来讲修行,有时会看似相互矛盾,在学习佛学知识深入之后,就慢慢理解了。于每年农历八月初一至初七,古山村村民均自觉组织在一起念弥陀,其目的是在于祈福,登高,庆丰收,保平安。 春社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用于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的节日,“可谓最古、最普遍之佳节”。 每到春社前后,沿山的家家户户都要用上好的竹笋、熏肉、熏豆干、香菇、木鱼干、萝卜丝等做馅,“鼠粬草”和米饭舂捣搅拌成糍,捏成杯状,放入馅料,将口沿捏合,上笼蒸熟即可食。2010年,沿山“包糍制作技艺”被列入南平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沿山春社开犁民俗于2020年被列入第六批邵武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村落自然环境

    古山村境内大部分为耕地,地势平坦,广阔土地肥沃, 地面高度一般在海拔30—70米,气候:全村气候优越,全年温暖、湿润,每均摄氏19度,无霜期286天,每年降雨量1500毫升,水文:境内属大清河水系,溪河至百樵村入境由北而东,流入沿山镇区,境内河道长3公里。矿藏及其它自然资源:境内主要资源有硅石、铭褐铁矿,主要分布在西北一带。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古色古香 清幽秀丽 青山绿水 交通便利
建筑面积:140平方米
古山村村部边
0人收藏
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