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注册账号即表示您同意并愿意遵守注册协议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忘记密码
登录
首页 > 村落推荐 > 详情
恩洋村
恩洋村位于屏南县代溪镇中西部,其东至水尾,西接领头,南至大丘头,北至后门山,距代溪镇区约1.3公里。恩洋村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780米。恩洋村气候优越,全年温暖温润,年平均气温17.7摄氏度,无霜期达285天,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
晋末946年,张姓末落堂前,先居住温姓与江姓人家,张姓孔知公于宋太宗(976-998)年间勘基,正式携母带妻和子张三公迁徙落堂。旧邑分屏南,至今繁衍三十五代。恩洋原名“温洋”,后由私孰办学“恩山学校”故后改恩洋。村庄数百年来,总体格局较完整,以传统古建筑风貌为主,建筑大都以夯土墙、木楼结构为主,冬暖夏凉,建筑整体色调为土黄色。整个古村落巷道呈三横一纵一环状,巷道表面条石或青砖铺设,村落具有完整排水系统,巷道前有明沟,排水沟通达顺畅。整个村落环境卫生整洁。
  • 村落属性:行政村
  • 村域面积:7.32 平方公里
  • 户籍人口:705人
  • 主要民族:汉族
  • 村落形成年代:宋代
  • 村庄占地面积:380亩
  • 常住人口:255人
  • 主要产业:水稻、蔬菜、桃子和油萘
  • 地形地貌特征:山地
  • 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
  • 村民人均年收入:9000元
  • 村落位置: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黛溪镇
村落历史文化
恩洋村坐落于福建宁德屏南县代溪镇中西部,是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这片被岐山、金峰等山峦环抱的山坳,藏着千年人文密码。村名渊源蕴含温情,唐时温姓先民在此定居,称“温山”或“温洋”;后温姓外徙赠产江姓,江姓为念其恩改称“恩洋”,宋景德三年张氏迁此开基,逐渐兴旺。村落格局堪称天然杰作,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让水流自然贯通,“五凤落洋”的地貌搭配“水尾石狮把口,虹桥关锁”的布局,尽显古人选址智慧。古村落呈团状分布,14.08公顷的核心区内,30多栋明清建筑静静矗立,涵盖民居、宗祠、炮楼等多种类型,夯土墙与木结构构筑的土黄色建筑群,搭配穿枋抬梁的精巧木架,尽显朴实淡雅之美。 元末明初始建的张氏祠堂是建筑瑰宝,坐北朝南的格局占据村落高地,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坚固大气,明间减柱法的运用与硕大梁柱彰显匠心,悬山顶与马头墙的组合简洁庄重。村内更延续着传统工艺脉络,作为屏南弹棉花技艺的传承地之一,“搭台、弹松、铺棉”等古法工序曾是村民农闲谋生的重要技能,承载着古代人民的生活智慧。“诗书传家”是恩洋最鲜明的文化印记。这个不足千人的小村,走出了1位博导、3位博士及数十位教师,印证着文脉传承的深厚根基。如今,古村在保护中焕发新生,青年“村长”以直播助农延续活力,让千年文脉与现代文明在此交融共生。
村落民俗文化
恩洋村的民俗文化植根于千年村落肌理,在节庆仪式、手工艺传承与生活礼仪中代代延续,既保留闽东山区特色,又浸润着“感恩传家”的村落底色。节庆习俗是民俗最鲜活的载体。端午节时,村里一派热闹景象:阿姨们围坐捋粽叶、舀糯米,按祖传配比加入碱与盐巴,巧手裹出饱满三角粽,需经六小时慢煮方能出香。孩子们胸前挂着五色毛线织就的香袋,兜里装着樟脑丸与染红的蛋,辅以小鱼、小虾等吉祥小饰,兼具驱虫与祈福寓意。近年村里还在新建成的大戏院举办活动,让粽香与笑语萦绕古村。重阳前后,村民延续尊老传统,与邻村共同开展登山、诗会等活动,传承敬老美德。传统手工艺承载着生活智慧。作为屏南弹棉花技艺传承地,“搭台、弹松、铺棉、拉线、压平”的古法工序曾是村民农闲生计核心,蓬松温暖的棉絮里藏着世代匠艺。村内木雕、竹编技艺亦有传承,古民居的雕花窗棂与日常使用的竹编器物,皆是匠人用心之作。而节庆中的美食制作本身也是手艺传承,从端午粽子到节庆米糕,配料比例与制作手法均由长辈口传心授。宗族与礼仪习俗凝聚着村落温情。张氏祠堂作为核心场所,见证着祭祖、议事等宗族活动,族中长辈通过这些仪式传递家风家训。婚嫁礼仪中,虽简化了旧时繁文缛节,但“回门”等传统仍被保留,婚后第三天新人回女方家省亲,延续着亲情联结。村内还常有闽剧音乐展演等活动,古戏台与村口公园成为村民共享文化盛宴的空间。这些民俗如同村落的血脉,让恩洋村在岁月流转中始终保持着鲜活的文化生命力。
村落自然环境
恩洋村坐落于屏南县代溪镇群山环抱之中,如同被大自然温柔包裹的“山间秘境”,全村依偎在海拔600余米的缓坡地带,溪流、竹林、梯田与古木交织,构成了一幅原生态的闽东山村画卷。村域内最灵动的景致,当属穿村而过的恩洋河。这条溪流发源于村后海拔千米的鸳鸯溪支脉,溪水清澈见底,水底鹅卵石与游动的小鱼清晰可见;雨季时水流稍急,撞击岩石溅起细碎水花,叮咚声伴着林间鸟鸣,成了村落天然的背景音。溪边错落分布着百年枫香树与樟树,树干粗壮需两人合抱,盛夏时浓密的枝叶撑起大片绿荫,村民常搬来竹椅坐在树下纳凉,孩童则在溪边浅滩戏水,人与自然在此和谐相融。村落周边的梯田是大地的“指纹”,从山脚层层向上铺展至山腰,依地势蜿蜒起伏。春季灌水期,梯田如镜面般倒映着天空的云影与岸边的竹林,晨光洒在水面上泛着粼粼波光;夏季秧苗翠绿,风过时禾浪翻滚,偶有白鹭掠过田埂;秋季稻穗金黄,沉甸甸的稻粒压弯禾秆,村民弯腰收割的身影点缀其间,尽显田园生机。这些梯田不仅是村民的生计依托,更因错落的层次感成为恩洋村独特的自然景观。村后的山林是天然的“氧吧”,以毛竹、杉木为主,间杂着杜鹃、野樱等原生树种。春季野樱绽放,粉白色花瓣散落林间;冬季若遇低温,竹梢会凝结薄薄的雾凇,玉树琼枝般格外雅致。山林中还藏着野生猕猴桃、覆盆子等果实,以及金线莲、七叶一枝花等药用植物,既是生态宝库,也为村民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收入。得益于远离工业污染的地理优势,恩洋村常年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四季分明且气候温润。春日漫山新绿,夏日清凉宜人,秋日层林尽染,冬日静谧素雅,这份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让恩洋村成为都市人寻觅的“世外桃源”。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摄影
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代溪镇恩洋村72号
0人收藏
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