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源村
李靖后裔,生态康源。
康源村村落整体依山而环建,形成从明代、清朝、民国至现在的民居建筑,不同时期的建筑分布在山坡台地之上,高低错落,具有丰富的外轮廓线变化,极富层次感。背山面水,山清水秀。
村落十分注重生命之山,生命之水,三条溪水从西北、正西、西南绕村汇集宗祠前东湖,水口收藏出乙水。象征着村中的财气不绝如缕,为锁住财气,龙凤呈祥,清光绪年在村落三条溪水聚一龙处,建造廊桥(凤桥)。传承先祖遗言,2009年架龙桥造东湖出乙水。康源先祖在东湖两侧山丘植树防风,防止台风入侵,成宜居村落。
- 村落属性:自然村
- 村域面积:1.3 平方公里
- 户籍人口:500人
- 主要民族:汉族
- 村落形成年代:明代
- 村庄占地面积:35亩
- 常住人口:160人
- 主要产业:天王李、茶叶、柿子
- 地形地貌特征:高原
- 村集体年收入:3万元
- 村民人均年收入:10000元
- 村落位置: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潭头镇
康源村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福建历史渊源,唐开历始祖卫国公李靖,第五世万荣福州路太守,第六世静长溪赤岸谏议大夫,第九世大璋从福建长溪赤岸迁居浙江泰顺,第廿一世仕云明代天顺元年(1457)携子,又从浙江泰顺启基福建福安潭头康源后山傍洋,嫌其地狭窄而迁古扑滩坂湖源。廿四祖文寿因忆明万历九年洪水之灾,启基祖遗言,传承祖德宗功,康源太师岗是潭川最高峰,左右连绵地貌太师椅,左青龙,右白虎,远眺文笔山,三条水系汇一龙,故于明万历卅八年率男时忠、时悉、时懋侄儿时志,架屋康源,并分文理密吉四房,顺应自然,繁衍生息,三原康源源远流长,唐卫国公李靖裔孙,千秋万代。宗谱、众厅柱联:田园本系旧基寄傲日胜如逢岛,山谷有何好处避乱时却是桃园。
1、康源李干制作工艺
2、康源糍粑制作工艺
3、七层糕制作工艺
4、天王学子奖励基金
5、宗谱与龙牌神位
村貌太师椅,山水环抱,左青龙,右白虎,村前远眺文笔山,三条水系汇东湖出乙水。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经济林主要是芙蓉李、柿子和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