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登录
记住密码
首页 > 村落推荐 > 详情
涂岭镇樟脚村
       樟脚村地处泉港区涂岭镇西北部,毗邻惠安、洛江、仙游三个县区,系革命老区据点村。辖区面积8.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0多亩,山地面积8000多亩;现有人口3045人,11个自然小组,其中西坑小组有“出氏蒙古族”约200多人。设党小组2个,党员68人。常年农作物以水稻、地瓜为主,还有花生、大豆、芋头等经济作物。近年来,樟脚村充分开发其独特的“三红文化”,即“红房子”、“红色革命文化”和“樟脚红茶”,致力发展旅游产业,先后荣获省级传统古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省级三星级乡村旅游村、市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2018年获得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两个“国字号”品牌。
      樟脚村位于泉港区涂岭镇西北部山区,是原中共泉州特委军委书记、福建红军惠安总指挥部总指挥陈平山烈士的故乡,也是泉港区老区革命基点村。是集文化、历史、生态三色互融的美丽乡村,在文化历史方面有古民居、陈平山烈士墓、古驿站等传统建筑及红茶、豆皮制作工艺、游龙灯、跳火群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方面有金钟谭、情人谷、樟树林。先后获评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传统古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省级三星级旅游村、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 村落属性:行政村
  • 村域面积:8.9 平方公里
  • 户籍人口:3045人
  • 主要民族:汉
  • 村落形成年代:明朝
  • 村庄占地面积:13亩
  • 常住人口:1450人
  • 主要产业:农业
  • 地形地貌特征:丘陵
  • 村集体年收入:21万元
  • 村民人均年收入:18700元
  • 村落位置: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
村落历史文化
     樟脚村传统建筑整体风貌保存较为完好,现存明清古建筑100多栋,2019年完成10栋古民居修缮工程,现较完整的有20栋,其中 4栋被申请了古建筑保护单位,1栋申请文物保护单位。
村落民俗文化
     相传,游板龙灯起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50年左右的历史。元朝末期朝廷腐败,乞丐皇帝朱元璋带兵起义。元军下旨抓壮丁充军打仗,樟脚村民们团结一致,以火堆为烽火信号互相通知躲避元军抓捕。 h 明朝建立后,为了庆祝战争结束,每家每户男丁将花灯绑在板凳上连在一起,极其壮观,犹如神龙游走,这就是“樟脚游龙灯”的历史来源。“灯”字通闽南语“丁”,因此游板凳灯也表达了村民们祈求来年添丁添财的美好愿望。而放烽火的火堆,也演变成了驱邪的“跳火堆”活动。
村落自然环境
       樟脚村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达90%,空气中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为5918个,远远大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空气清新”标准。樟脚村坐拥潭、溪、瀑、泉等丰富的水体资源,这些水体自由循环,有机连接,构成了一个平衡的水生态系统。周边土壤经福建省地质测试研究中心检测,每千克土壤硒含量平均达到0.673mg,是典型的富硒土壤。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多种免疫与生物学功能,尤其对预防心血管病、抗肿瘤、对抗病毒性疾病以及抗衰老等具有显著作用。樟脚村聚集了富硒、山地、森林、负氧、水体、农产等特色生态资源。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民国私塾
建筑面积:250平方米
樟脚村
0人收藏
0人点赞
冬暖夏凉
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樟脚村
1人收藏
0人点赞
1/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