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登录
记住密码
首页 > 村落推荐 > 详情
象湖镇杨美村
 杨美村位于漳平市东部,国道235穿村而过,距漳平市区44公里,距象湖镇政府3公里,区域总面积14平方公里,下辖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395户共1502人,党员48人,村民代表35人,新一届村“两委”干部5人,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杨美村现有林地面积18651亩,毛竹林面积1347亩,耕地面积967.8亩,森林覆盖率达85%。村民经济来源以种植水稻、食用菌为主,水稻种植面积400多亩,食用菌种植500多万棒,年产值可达4000多万元。通过与漳平市工业园区签订协议,将上级补助扶贫资金110万元投入工业园区用于标准厂房建设,按协议10%的年利率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
杨美村素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红军题壁留款信”所在地苏和厝(荣福堂)已建设成为“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成为福建老区革命遗址、龙岩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岩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基地。近年来,杨美村依托红色资源,活化利用传统建筑,对已修缮的传统历史建筑开展活化利用工作和历史要素挂牌保护工作,深挖传统建筑蕴含的文化、家风、民俗,使民俗文化得到进一步保护,其中赞美堂活化利用为红军纪律馆;大力推动“研学+旅游”融合发展,引进漳平野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会同市教育局建设漳平市中小学生红色劳动教育基地,该基地集劳动实践教育、研学旅游、党史学习教育、国防教育、户外军事训练等功能为一体,一次可容纳400名师生,年可吸纳学员1万人次、游客5万人次,预计年可创收约600万元,企业发展后劲十足。
  • 村落属性:传统村落
  • 村域面积:14 平方公里
  • 户籍人口:1410人
  • 主要民族:汉族
  • 村落形成年代:清朝年间
  • 村庄占地面积:18651亩
  • 常住人口:828人
  • 主要产业:食用菌
  • 地形地貌特征:山地
  • 村集体年收入:210万元
  • 村民人均年收入:2.1元
  • 村落位置: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象湖镇
村落历史文化
1929年8月-9月,朱德率红四军军部和第二、三纵队出击闽中,红四军所到之处,纪律严明、秋毫未犯。在途径杨美村买米付款时,由于主人家苏和不在家,便请苏观泗老人转交购米款,并在墙上写下了珍贵的”红军留款信“,这是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和行动准则的历史见证。近年来,杨美村依托红色文化背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目前已建设形成“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游客服务中心”、“红军生活体验区”、“红军路”、“红军廊桥”、“红色文化广场”等景点。同时政府采取与农户合作,开发特色农家乐、餐馆、住宿等产业。
村落民俗文化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支点。为充分释放农村精神文明的活力,杨美村采取发放倡议书、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入户宣传讲解等形式,广泛宣传精神文明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厉行勤俭节约、爱护环境。依托村红色文化广场、红色革命旧址群开展文艺活动,统筹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汇演、文化墙等形式,把“红军留款信”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乡风文明等融入其中,使群众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受教育。  
村落自然环境
      杨美村自然资源丰富,现有林地面积18651亩,毛竹林面积1347亩,耕地面积967.8亩,森林覆盖率达85%。近年来,杨美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在各项政策与资金的保障下,集中力量开展下溪坂新村规划建设、旧村复垦、土地整治、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民居
建筑面积:750平方米
漳平市象湖镇杨美村对坑路41号
0人收藏
0人点赞
历史建筑 学堂书院
建筑面积:350平方米
杨美村对坑路43号
0人收藏
0人点赞
历史建筑 传统民居
建筑面积:220平方米
象湖镇杨美村前厝路55号
0人收藏
0人点赞
1/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