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溪镇铁山罗地村
连城县莒溪镇铁山罗地村位于连城县西南角,莒溪镇东南部,距县城60多公里,东邻陈地村太平僚村,南与上杭县桂和村、马尾村相邻,西与庙前镇岩背村,北与厦庄村相邻,闽西第一高峰“狗子脑”就位于铁山罗地村境内。土地总面积6.5万亩,其中耕地1243亩,人均耕地1.23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共246户1025人,党员人口较多的姓氏为罗姓。2023年铁山罗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41.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铁山罗地村地处高山地带,平均海拔高度830米,其中高于1300米的山峰四十多座;拥有生态林5.6万余亩,其中划扣国家梅花山保护区有4.8万亩,列入省级生态林6900多亩,是省级生态村。境内有闽西第一高峰“狗子脑”(1811米),七口龙潭瀑布群和大狮角大峡谷,有王母点兵自然景观,白石山、白石脑、三层石、青石坑大峡谷等,同时有许多传奇的故事。曾先后获评市级平安村居、省级森林村庄。
连城县莒溪镇铁山罗地村位于连城县西南角,莒溪镇东南部,距县城60多公里,东邻陈地村太平僚村,南与上杭县桂和村、马尾村相邻,西与庙前镇岩背村,北与厦庄村相邻,闽西第一高峰“狗子脑”就位于铁山罗地村境内。土地总面积6.5万亩,其中耕地1243亩,人均耕地1.23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共246户1025人,党员人口较多的姓氏为罗姓。2023年铁山罗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41.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铁山罗地村地处高山地带,平均海拔高度830米,其中高于1300米的山峰四十多座;拥有生态林5.6万余亩,其中划扣国家梅花山保护区有4.8万亩,列入省级生态林6900多亩,是省级生态村。境内有闽西第一高峰“狗子脑”(1811米),七口龙潭瀑布群和大狮角大峡谷,有王母点兵自然景观,白石山、白石脑、三层石、青石坑大峡谷等,同时有许多传奇的故事。曾先后获评市级平安村居、省级森林村庄。
- 村落属性:行政村
- 村域面积:43 平方公里
- 户籍人口:742人
- 主要民族:汉
- 村落形成年代:1278
- 村庄占地面积:491.25亩
- 常住人口:156人
- 主要产业:竹
- 地形地貌特征:山地
- 村集体年收入:8万元
- 村民人均年收入:1.6元
- 村落位置: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莒溪镇
悠久的开基历史:据记载,南宋末年罗氏胜二公开基铁山罗地村,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康熙年间编纂的《连城县志・舆地志》中就有 “罗地” 的村落记载。
客家文化传承:铁山罗地村村民属客家人语系,是客家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这里持勤俭之风,理学传家,传统节日氛围浓厚,春节时外出学子会自发组织春节联欢晚会,元宵节则有醮会、游大龙、唱大戏等活动,展现了客家的民俗风情。
丰富的矿业历史:南宋末年,这里已有人进行铁矿开采,至今很多地方还保留着矿石矿井遗迹。到明代正统年,邓茂七、陈镜湖在此炼金起义称王,至今还流传着陈邓王炼金的传说。
重要的交通要道:元末明初罗氏胜二公在此开基前,已有多姓氏在此居住。明代嘉靖年,罗氏祖学得造纸技术,到清代乾隆年间,蛟罗古道砌上石阶,成为永安、小陶、姑田到龙岩最近的一条官道,是连接上杭古田、万安梅村、连城庙前、连城朋莒的重要交通枢纽,当时姑田等地物资经此到梅县再转口东南亚地区。
光荣的革命历史:铁山罗地村是革命老区,朱德、谭震林、刘伯坚、俞炳辉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过。至今,村里许多墙壁上还留着 “穷人不打穷人”“收缴田租契约”“实行赤色戒严” 等红军标语,这些标语是革命历史的珍贵见证。
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铁山罗地村地处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腹地,有七口龙潭、长坑绝壁、金线吊葫芦、火烧红石山、王母点兵、出米洞等众多名胜景点,自然景观与人文传说相互交融,增添了村庄的文化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
醮会:每年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游菩萨、祖屋搭坛、开坛、祭神、敲锣打鼓、十番音乐、行香祈福等
游龙灯:每年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进行,家家户户出纸制板灯组成龙灯,按村固定路线巡游,家家户户行香接灯寓意添丁发财等
唱大戏:以客家汉剧为主用本土腔调形成特色的地方汉剧剧种
犁春牛:每年立春前后进行,以家为单位,队伍由锣鼓开道,按固定路线路巡游,祭拜神农五谷仙
游船灯:农历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由5~7人组成
地形地貌:铁山罗地村属山地地形,地形高差大,总体高程在500-1800米之间,整体地势呈南高北低走势,海拔自北向南逐渐增加。地处国家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腹地,位于连城县莒溪镇内梅花山下。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超过35座,最高峰石门山(狗子脑)海拔1811米称闽西第一高峰。铁山罗地村海拔高度为近千余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