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泉村,地处连城县南部,与上杭、长汀毗邻,是纯客属区域,古时称连南三隘,宋为表正里,居住在这里的客家人,系宋、元、明鼎盛时期陆续迁入的中原汉人的后裔。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他们把中原文化与迁入地文化相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俗民情、美食文化。明清时期,新泉村是水陆重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成为近代文明的中转站,明嘉靖、隆庆年间分别在新泉村、西村建立汤背寨城、巡检司城。
描述主要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经过,出处等。 1929年成立了连城县一个红色政权--连南区革命委员会。1930年成立了连城县苏维埃政府。1932年成立新泉县苏维政府。1949年11月6日,新泉解放。1958年10月建立新泉人民公社。1984年9月,新泉公社改为新泉乡人民政府。1999年10月9日,新泉撤乡建镇,辖19个行政村。明清之际,新泉是水陆通衢,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形势险要,素为兵家必争之地。 连城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闽西革命根据地之一,为当年中央苏区21个县份之一。1929年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红四军二度入闽、三次进入新泉,在此成立了红四军第四纵队司令部、政治部,成立第七支队,成立连城县第一个红色政权——连南区革命委员会,并指导创办中央苏区第一所工农妇女夜校,开展了著名的“新泉整训”, 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预备会,毛泽东同志还在望云草室亲自起草了我党我军建设的伟大纲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案”。 简要讲述村庄历史上发生的趣事轶闻等。 “天子墓”突变成温泉 连城新泉的河坝上,有一眼温泉,热气蒸腾,沸泉冒涌。外地人到此,都以能到温泉沐浴爽身为一乐事。 传说古时候,有个富翁,拥有万贯家财仍贪心不足,他奢望后裔中能出“天子”,以光宗耀祖,彪炳千秋。于是决定找一块“风水宝地”重建祖坟,祈求黄泉下先人保佑他们腾飞高升。他请来了地理先生,墓址就选在现今温泉涌出的地方(当时那里还是一座松林茂密的小岗)。一应筹备就绪后,单等着地理先生挑选吉日良辰安葬。一天,地理先生说,当天大道上如出现以下三种现象便可举行安葬仪式,即:马骑人,鱼上竹,戴铁帽。于是富翁便派了一个仆人到路边专心守候,其余的人在家大摆宴席等候佳音。许久,仆人回报说未见先生所说之事,富翁忙问大路上过了些什么人。仆人应说:“见三人:第一个肩上扛着木马,第二个手持一根钓竿,竿上悬着一条鱼,第三个是补锅头的,头上顶着一口铁锅。”地理先生抚着白须悠悠答曰:“扛着木马,岂不是马骑人?竹竿上悬着鱼,即为鱼上竹,头上顶着锅,岂不是戴铁帽?可叹良辰已失!”说罢扬长而去。 富翁气的大骂仆人是“笨猪”,接着下令:“照葬!”当晚,雷鸣电闪,大雨倾盆。第二天,起床一看,“天子墓”荡然无存,变成了一处蒸汽袅袅、热水沸腾的温泉。
烧炮是新泉、西村、北村三个村群众的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一年四季每季进行一次。但春季正月十五最为热闹。
流经新泉的河流有三条:朋口溪(进入新泉境内称连南河)、庙前溪、罗地溪,三条河流同属于汀江水系。新泉处在玳瑁山脉西南部,属低山丘陵地带。受区域构造影响,山脊呈北东向和北西向展布,标高400-500米,相对高度100-200米,山坡坡度一般20-30度,由侵入岩及沉积岩所组成,沿河地带形成串珠状小间小盆地,地势较平坦。镇政府所在地为新泉盆地,四周被丘陵环抱,标高280-300米。盆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由第四系全新统堆积物组成,形成一级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