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注册账号即表示您同意并愿意遵守注册协议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忘记密码
登录
首页 > 村落推荐 > 详情
承泽村
水口镇承泽村位于德化县水口镇石牛山西北麓,四处群山围绕,风光秀丽,地处高山地带,平均海拔高度700米,原始森林覆盖全村,梯田耸入云霄,纯木构吊脚楼、骑楼倚栏,依山坡而建,高低错落的木构灰泥大厝,扼守村寨出入的古隘门,青石板铺路,整个村庄酷似苗寨的民居,传承了古风,构成了神秘特有的文化符号。
1个承泽自然村,均为汉族,共有3个村民小组、145户558人,其中男性288人、女性270人,人口姓氏:黄姓。常住人口45人,其中60岁及以上37人;青壮年劳动力6人;16岁及以下0人,占0%。外出流动人口513人。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元,收入主要来源是销售笋、竹、油茶等农特产品和经济林收益。
  • 村落属性:德化县水口镇
  • 村域面积:5.5 平方公里
  • 户籍人口:467人
  • 主要民族:汉族
  • 村落形成年代:元代以前
  • 村庄占地面积:1150亩
  • 常住人口:45人
  • 主要产业:油茶。毛竹。水稻。木材
  • 地形地貌特征:山地
  • 村集体年收入:20万元
  • 村民人均年收入:11000元
  • 村落位置: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水口镇
村落全景展示
村落历史文化
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黄氏由兴化黄石村到此肇基后人为显耀祖泽绵延,咸承俎豆恩泽之意,遂将“畲宅”谐雅为“承泽”,方言讹为“谢宅”。 承泽村—原名畲宅,意为开畲(田)筑宅,安稳于农耕,安居于厝宅,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黄氏文人认为“番宅”二字太俗,遂改名为承泽,并延续至今。 南宋庆元至嘉定间,石龟三鸣连中三进士。首鸣,贵子黄龟朋出生,黄耿荣登庆元己末科进士,出任海丰县主簿;复鸣,黄龟朋登嘉泰壬戌科进士,任广西梧州推官;三鸣,黄霆发登嘉定甲戌科进士,授职朝官。三进士及第后,深感畲宅地名不雅,遂改名为承泽,以示承接祖泽之恩。明朝到民国,石龟屡鸣,科甲蝉联。 公元1133年承泽美山堂(泉州名祠)开基祖黄震极(祖籍莆田黄石),宋微宗甲申拔贡、池州教授、挂冠归隐,寻幽到在承泽居住兴业,衍到第五代孙时连续三代登科进士,亦称为“三代三进士”“一门三进士”,时年在德化、永泰、仙游等地誉传,为显耀祖泽,承恩福泽。
村落民俗文化
每年的二月初二龙抬头俗称“请火节”是承泽村的一大民俗活动,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在美山堂举行,全村村民在这一天都会回村参加活动,在请火理事“头家”的带领下,伴随鞭炮队,鼓乐队,吹鼓队和旗队等组成请火队伍,抬着张圣君法主公神像到石牛山上的石壶祖殿祈求法主公香火,期盼新一年红红火火保佑全村平平安安.风调雨顺。赐火完毕后,返回到村里举行法会,在大堂上摆满琳琅满目的米粿、红酒、水果、等贡品,按照当地风俗,焚香,点烛,行礼。活动进行至次日凌晨结束。
村落自然环境
村落的整体风貌特征为一个传统闽南古民居、古厝、古寨、古宗祠和森林氧吧、田园风光相间形成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并茂的古村落,村庄民风古朴、乡风文明,生活气息与文化气息相融相生,呈现出一派古朴幽静、祥和安宁之景,是个保存较为完好的闽南传统古村落。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