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注册账号即表示您同意并愿意遵守注册协议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忘记密码
登录
首页 > 村落推荐 > 详情
凤埔乡峦龙村
峦龙村坐落之地海拔适宜,气候优越,全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摄氏17.7度,无霜期280多天,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土地 肥沃,僻静风雅,草木丛生,自然环境优美。村庄选址讲究风水,风俗地理称“五马落槽水流西”、“两象交牙溪九曲”之 地。
村内现有村民收入以耕地、水果、茶叶、个体企业、外出务工为主。全村茶园面 积2000亩,年生产毛竹300吨,产值可达1000多万元。种植水蜜桃、油柰、李子、红 芽芋、生姜等各类果蔬1000多亩,年产值达500万元。近年来,村里又通过实施土地 流转,引进经济能人建设鑫垅茶叶园,发展林下经济,促进村民增收。
  • 村落属性:革命老区
  • 村域面积:19.43 平方公里
  • 户籍人口:2000人
  • 主要民族:汉
  • 村落形成年代:清代
  • 村庄占地面积:700.5亩
  • 常住人口:1670人
  • 主要产业:茶叶、水果
  • 地形地貌特征:丘陵
  • 村集体年收入:5万元
  • 村民人均年收入:13675元
  • 村落位置: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凤埔乡
村落历史文化
峦龙村自周氏先祖周陵公于明成化三年拓基建村至今有五百余年。清代光绪年间兴盛一时,曾有官府赐得牌匾,享有‘耕读人家’之美誉。抗日战争前后因战火纷扰几近衰微,解放后重获新生的人口渐增。凤埔乡在宋代属恩惠乡慕仁里。元至明代属恩惠乡十六都。清季属北乡十六都。民国时期改为第一区凤埔乡。解放之初属第二区,1952年设为第十区,1958年并归平湖公 社,1963年成立凤埔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改称凤埔乡。
村落民俗文化
1.嫁妆习俗:在古田地区,女孩子出嫁会准备两个红色的皮箱来装嫁妆,寓意着好事成双。现代婚礼,女方准备嫁妆时,还需要准备一辆小轿车。 2.迎亲习俗:新郎带着迎亲队伍乘坐婚车去新娘家,新娘家要先燃放鞭炮庆祝,随后新郎才可以进门。见到新娘时要送手捧花,相当于定情信物。新娘出门不能回头,不然不吉利。 3.行礼习俗:古田本地的婚礼,新娘新郎要在结婚那天的下午四点前,分别给男方女方的长辈行礼。长辈们会准备好红包,作为回礼。 4.回门习俗:古田当地,喜酒要分别在新娘新郎家各办一次,结婚当天是在新郎方家办酒席,而第二天要配新娘回家办第二次酒席。在女方家办的酒席叫做回门酒,女方家的酒席结束后婚礼基本接近尾声了。 5、女方要准备的结婚物品:因为男方订婚的时候会送女方一对公鸡母鸡,所以女方也可以准备一只母鸡作为交换。,让男方带一对鸡(包括对方原来送来的那只公鸡也返还)去。在福建女方还需男方一套衣服,其中包括内裤、西装外套跟西裤、衬衫,还有袜子一双(不能是白色的袜子)、金戒指一个。
村落自然环境
凤埔乡属丘陵地带,境内峰峦起伏、沟深岭峻,溪涧密布, 溪谷山峰纵横交错,地形复杂,与建瓯市交界处的石堪山海拔为 1623.50米,为全县最高峰,溪河密布,呈树枝状分布,是一个以 山地地貌为主的山区乡镇。规划区属地震烈度6度区。峦龙村四周山体环绕,中间地势平坦。村落选址科学合理,与自然环境交融合一。 祖先认为四周群山环绕,有利于集聚天地灵气而不轻散,有利于村民的生产生活,是一块风水宝地,而且农田众多,也保证了人人有田耕,人人有饭吃,使得成为这里山区的粮仓。 峦龙村地貌被喻为“五马归槽水流西”。从村落的外形看,口小腹大,天道自然,山水形胜,据峦龙村村民口口相传说此地风水极佳,村廓五座山仞 如五匹骏马,每当夜幕低垂,五座山仞变幻成五匹骏马俯身引颈到盆地吃夜草,马身把村落紧紧地围护起来,因此村庄从未遭到匪患,村民们日子过得清贫且安宁。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古色古香 清幽秀丽 青山绿水
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峦龙村三支路8-3号
0人收藏
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