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自然村位于钟山镇中部。南邻南兴村、西邻南湖村和临水村、北邻新莲村、东与镇区相接,交通便利。 村内古建筑与历史环境要素众多,现存有知青园旧址一处,民国古街及传统村落一处。西林知青农场于 1974 年 6 月成立,是仙游县知青上山下乡的一个点,先后来了 33 名知青,开垦有水田 40 亩旱地 20 多亩。
钟山镇西林自然村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中部,村庄建成于清末民国。西林自然村同时也是知青基点村,西林自然村现存有知青园旧址一处,民国古街及传统村落一处。 西林民国老街,老街长达数百米,保存完好,老街承载了历史价值,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兴衰。古老的街道在村中蔓延,在旧时是通往南湖、临水、新莲、石苍等村镇的必经之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完善了交通网络,古街也就愈发萧条。
正月初五做大岁:每年初五,西林自然村“做大岁”的习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历史意义和深刻内涵。这一民俗文化现象体现了可贵的民族精神、抗争精神、和谐精神和教育精神。具有独特性,“做大岁”习俗为全国所仅有。 春节初四元宵游神:西林自然村闹元宵活动均“以神为主,神民同乐”为基调。因此“游神”习俗是其元宵活动的主要载体。 传统制面工艺:莆田线面也叫长寿面、妈祖面,它的原料和辅料其实都很普通,以精面粉为原料,配以一定量的精盐、食油、茹粉等。线面加工有近十道工序,首先要精选优质的面粉,随后要经过发面、捶打、挤压、团圈、搓细、拉抻等,传统的做法全部由人工操作完成,包括绑住线面的细红绳,也是他们自己将麻线丝染红而成的。 莆田“红团”制作工艺:对于莆田人来说,“红团”意味深长,红色是喜庆的色彩,圆圆的形状寓意着家庭团圆,另外“红团”的甜也象征着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的。红米团,是莆田民间习俗食品,人家每逢过年过节祭神祗、祀祖先或结婚等喜庆时,往往制作实心(有馅)的红米团,它的特点是“红”和“米团”,象征着一家人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平平安安,荣华富贵。
西林村落四面环山,中部有大片平坦田野,视野开阔。村落周围的溪流、林地以及珍贵的动植物不仅为西林村营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也对村落的选址、村落格局及特色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规划应对西林村内部及其外围有特征的地形、地貌、山体、水系等自然环境要素进行保护,同时也要对村落内珍贵动植物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