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注册账号即表示您同意并愿意遵守注册协议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忘记密码
登录
首页 > 村落推荐 > 详情
上莲乡上丰村

上丰村地处上莲乡南部,东邻省璜镇谷洋村,西邻永泰长庆镇,南邻永泰下拨镇,北与下丰村交界,距上莲乡人民政府所在地12.6公里,距离县城51.6公里,海拨860米,全村辖区面积9.12平方公里。

上丰村坐落于莲花山畔,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四周三三两两的小山峰高低错落的围着主峰,远看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故称莲花山;村内地势相对平缓开阔,以梯田为主,地质肥沃,层层梯田随着山势开垦,一湾湾梯田,一排排翠绿。上丰村村域总面积912.57公顷。村庄现状有6个自然村,分别为林洋、红山仑、水尾、顶头洋、大王后、厝后。上丰村村民基本上是池姓,池姓祖先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尤溪邹宦北坑迁入上丰,在这里筑屋而居,与当时居住在这里的蒋、林两姓和睦相处,开垦田地,开发山林,繁衍生息。后池姓枝派繁衍不断,丁口广众,林、陈两姓逐渐迁出上丰,仅余池氏一姓。发展至今,上丰村形成了单独由池姓组成的家族式村庄,兄弟共同居住在一起,过着早起迎朝霞,晚送牧牛归的生活,造就了拥有600多年的上丰村的生生不息。

  • 村落属性:行政村
  • 村域面积:9.12 平方公里
  • 户籍人口:1113人
  • 主要民族:汉
  • 村落形成年代:明
  • 村庄占地面积:5600亩
  • 常住人口:110人
  • 主要产业:种植芋头 种植茶叶 种植水稻
  • 地形地貌特征:山地
  • 村集体年收入:0.4万元
  • 村民人均年收入:13000元
  • 村落位置: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上莲乡
村落历史文化

上丰村池姓族人在清康熙年间就建造宗祠,上丰村自古民风淳朴,勤劳,生活相对富裕,当地由清朝起建的古民居多,且规模与保存都较为完整,是江南典型的“四合院”建筑风格,布局严谨,上下错落有致,左右配列有序,辈分长幼在居所上一目了然。但同朝代背景情况下每一座古民居风格、布局都有所不同。可以从中考究到清朝时期闽清县建筑的风格的变化,具有很强的建筑研究价值。

村落民俗文化

上丰村每年都会举报民间活动;祈求来年家人平安。游行沿途伴随有锣鼓、神遇、舞狮、舞龙、杂技及乐队演奏等艺阵表演。相传白马大王乃闽越王郢第三子,号白马三郎,有勇力,好游猎。因为民除害溺水而亡,先民立庙祀之,信仰者甚众。唐以来皇朝屡有封赐。终两宋累封“冲济”、“广应”、“灵显”、“孚佑王”,额曰“永宁”。元至正间,显迹洪塘,抗御灾患功尤显著,俗呼“白马大王”。 特色小吃 蛋燕:把地瓜粉和鸡蛋搅拌成粘稠的糊状,然后放置平底锅中,摊成薄皮状, 固定成型后捞起放凉。然后,把大块的薄饼切成粉条状,口感滑溜,弹性十 足,入口难忘。 糟鸭:将全鸭煮熟后,摸上五香、味精、精盐、用芥菜叶包裹,存入盛有红糟的 瓮中,分层蒙糟,密封7—10天取出即可,色美味飞香,别具风味。 五谷米糍粑:十月朝,糍粑碌碌烧”。吃糍粑一要热,二要玩,三要斗(比 较),才过瘾,才能体味“十月朝,糍粑碌碌烧”的农家乐趣,庆祝丰罗源 擂茶食材众多,可根据个人口味和岁节时令选放草药。

村落自然环境

上丰村坐落于莲花山畔,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四周三三两两的小山峰高低错落的围着主峰,远看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故称莲花山;村内地势相对平缓开阔,以梯田为主,地质肥沃,层层梯田随着山势开垦,一湾湾梯田,一排排翠绿。 上丰村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短夏长,终年暖热湿润,多年来平均降水量1400~1900毫米,春季平均降水总量120mm,夏季降水175mm,秋季降水总量119mm,冬季降水总量40mm。年平均气温19.7 ℃,年平均气温最低11 ℃,极端最高气温30 ℃,极端最低气温8 ℃,极端最高气温34 ℃。一年内,7月最热,月均气温25-34℃;1月最冷,月均气温8 -15 ℃。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古色古香 青山绿水
建筑面积:3102平方米
闽清县省上莲乡上丰 村前洋82、85号
0人收藏
0人点赞
古色古香 青山绿水
建筑面积:1829平方米
福州市闽清县上莲乡上丰村前洋186号
0人收藏
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