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顶村地处福州市东北部,距福州城区35公里,104国道和G15沈海高速穿村而过。村落依山伴溪而建,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连江县第一进士、唐代礼部尚书张莹故居、三落厝明清古明居建筑群、连江县境内最大榜书古迹“福寿”湾、蝴蝶谷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坂顶村始于唐代,即隶属于名闻乡中鹄里,村庄山青水秀,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境内山峰林立、河流纵横、道路曲折、湖塘堰星罗棋布,景色优美, 著名的景观有张莹故居(连江县第一位进士,官至唐礼部尚书)、明清古民居三落厝、尖湾古民居、蒲头官家大院、福寿公园、蝴蝶谷、鲤鱼墓、龙门塘石桥、红亭古桥、灵山寺、凤凰楯、龙王峰、鼓头山等天然景观。
《正月十五“二十四孝骨牌灯》(2019年,入选连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唐代张莹后人所创,制作“二十四孝”敬老孝亲的典故传说灯以宣扬中国传统孝道美德,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每年正月十五举行,一般在后楼自然村舞灯,有时也会巡游到其他村落。早期二十四孝骨牌灯用木头制作,有24个边框,长约50厘米,宽约30厘米,形似箱子,然后把“二十四孝”故事图片镶嵌在四周,并在里面点支蜡烛。现今用铝合金边框替换木制边框,其他未做改动。表演舞灯时,由24个人举着二十四孝骨牌灯,围绕春、夏、秋、冬四个灯一边转圈一边前行。 《乞食节》 每年七月三落厝郑氏族人均要择吉日 (七月,三落厝)大祭三天,各家各户准备精心蒸制的米糕、粒杷等进行祭祀,祀礼所备菜和香案均由三落厝一直排插到大路边,意在答谢路人的鼎力相助。相传当年郑氏族人迁徙到此,欲建房定居,遭到张氏族人反对张氏提出,·外乡人须在七星台火迹废墟上重建一座三落厝,才可在此定居。此后郑氏族人历经数载,等房子主梁将要“扶扇”落成时,由于三座房子相联,主梁扶扇需一同扶起,因面积巨大,人手不够,主梁扶不起来。于是郑氏族长焦急地跑到村前道路,点燃三灶香跪拦所有路人,请求帮忙“扶扇”。郑氏族人许下重愿:如“扶扇”成功,郑家历代子孙每年都会祭礼三天,一来谢神,二来谢路人相助。最终在几百路人的帮忙下,大梁终于扶了起来。
丹阳镇坂顶村山青水秀,山峰林立、河流纵横,全村总面积19多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2万亩,覆盖率达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