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墩位于九曲上游,东接风景名胜区,西邻自然保护区,距度假区15公里,离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35公里。1958年为星村人民公社曹墩大队,现为武夷山市星村镇曹墩村。有农户440户,11个村民小组1900余人。
曹墩开基于唐朝以前,在唐宋年间达到鼎盛时期。南宋朱熹作《九曲棹歌》:“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即指此地,故曹墩古称“平川”。曹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清乾隆年间,邑人董天工修纂《武夷山志》八册二十四卷流传至今。
一.大红袍:曹墩村是武夷山乌龙茶制作第一村,大红袍的传统制作工艺一直良好的传承至今。其中武夷山大红袍制作工艺传承人曹春城、应菇仔都是武夷山曹墩人。 二、黑米饭: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曹墩家家户户便要做“黑米饭”,制作原料为糯米、糖、红枣、花生或莲子,制作前先要到山上采一种会结黑果子的树叶熬成汁,然后将糯米等放入汁内浸泡一夜,当糯米变成黑色时捞出放到饭甑里蒸熟,和入白糖便可食用,其味道十分鲜美。 三、乡戏:那时每逢过年过节,曹墩村的大礼堂里挤满了人,戏台前两边各挂一盏大汽油灯,台下人头攒动 ,坐满了看乡戏的人
曹墩依靠现有山地及农田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一些产业。其中主要以农业茶叶,毛竹为主。其中水稻田2640亩,林地3.2万亩,茶园8000亩。曹墩土地肥沃,宜耕宜作,是经济作物区,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