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头村唐时,坂头村曾分为东面坂头、西面下池和南面下林(今竹头)三处。东面坂头为魏叶两姓建村,祝姓和陈姓分别在下池和下林居住。清时,陈姓家族兴旺,另三姓相继外迁;且有陈文礼中举-,衣锦还乡时,曾以其名命其村为文礼村。历史上村里曾出过陈恒、陈文礼等名人。民国初期,村庄较大,比较繁荣,有40余栋住宅;民国16年因发生火灾,被烧毁住宅20余栋,到民国38年有住宅25栋,住48户274人。八十年代后,新建房屋已将坂头、花桥和竹头3村连成一片。1988年有住宅92栋,住182户920人。在花桥村内有明朝陈恒修造的花桥,咸丰元年受洪水冲垮后重建;民国6年被火灾烧毁,民国8年重修。桥中供列神像和陈恒、陈文礼像等。建筑宏伟壮观,雕梁画栋,文人墨迹甚多,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村四周环山,森林资源丰富。村头有古榅树10余株,楠木4株。现为坂头行政村驻地。
曾任明朝北京户部主事外郎、庐州府知府、九江兵备付使的陈桓和任清代直隶知县,官居三品的陈文礼等历史名人出自该村
新娘茶:每年端午节前一天,即农历五月初四,村里所有在这一年(从上年端午到本年端午)新娶媳妇的人家,都要置办丰盛的”新娘茶“招待乡亲。客人随到随喝,无需带礼物,离开时,新娘需将九尺九寸的红喜绳披在客人肩上,客人笑纳后要表示恭喜。走桥:主要在五月初五,周围村民自发到花桥上祭祀桥神以及桥头庙神灵,燃香走桥,往磻溪里扔粽子以纪念屈原 。
辖区土地总面积 26886 亩,其中耕地是1963.1亩(水田 1704 亩),实际耕地1350亩,人均耕地 1.38 亩,闲置耕地613.1亩,已流转0亩;鱼塘 8.83 亩。山地面积 22425 亩,森林覆盖率89.96 %。其中,生态公益林 7422亩,杉、松、杂用材林 10326 亩,经济林3784亩,竹林892亩(人均0.63亩)。是 市 级生态村。福建最美廊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桥,坐落于坂头村磻溪上,为楼阁式石拱木构廊桥,始建于明武宗正德六年,现存建筑为民国3年重建;大夫第清朝直隶知县陈文礼故里;为了纪念陈文礼,村民自发筹建大夫纪念堂。丛林中生长着天麻等中草药;柳杉、江南油杉等百年以上树木四十多棵;大自然中有石鳞、河鳖、羚羊、穿山甲等动物的生活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