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共种植太子参300多亩,茶叶600多亩,油茶600亩。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了“长冠村昌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2022年以来通过县乡村三级投入100余万元,种植油茶600余亩,2023年实现村财收入50.07万元,其中商品林赎买收益41万元。近年来,长冠村充分利用乡村振兴建设的契机,实施拓宽硬化长冠村口至高峰路段、长冠至天星寺路段、硋磘村村道,完成村内停车场、仿古木护栏工程、休闲文化广场、火炬广场,路灯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22年计划根据长冠村“红色教育、知青岁月、农特田园、孝廉文化”的四个特色,完成长冠村人民礼堂、农特科普书吧、田园茶社、红色联络点、红军后方医院、兵工厂、知青馆,农特田园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修缮一批传统古建筑游朴石亭、游朴牌坊切实提升传统古村落文化底蕴,逐步打造成集历史文化、农业休闲、生态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点,2023年根据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完成了,高山蔬菜种植园基础设施,高山蔬菜种植园,长冠村知青文化布设项目,长冠村农业基地机耕路硬化,2024年计划,长冠村河道扩岸修复及河道清於,单村自来水一体化工程,长冠村内主干道防护栏建设,长冠村茶叶加工厂,人居环境整治,长冠村至炉溪坑生产便道,长冠村高山蔬菜加工冷藏厂建设,长冠村村内道路白改黑。
长冠村历史环境要素较为丰富,包括古牌坊、古廊桥、古碑刻、石碾石磨等能体现长冠村传统特色和典型特征的构筑物和环境要素。它们与民居建筑群共同体现传统村落的历史风貌,都应该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
游氏仙姑祈福:分为神诞日祈福、四季祈福、除夕祈福及婚嫁、出行、求学、经商祈福等。是以民间社火仪式和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经历代传承而发展成的一种独特民俗文化活动,吸纳了道教文化和中国民间传统习俗,为民间戏曲、音乐、宗教艺术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空间。游氏仙姑祈福以每年农历正月十七游氏仙姑神诞日祈福和四季祈福最为隆重,以婚嫁祈福和除夕祈福最具特色。游氏仙姑祈福仪俗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九天楼:长冠村游氏仙姑庆典活动的一种,通过祈福仪俗,可以弘扬游氏仙姑抑恶扬善、扶正驱邪、济世赐福的伟大精神,是构成社会和谐向善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祈福仪俗的载体作用,使世界游氏在人同宗、神同缘的共同仪俗中增进情感交流。 ◼ 传统技艺 舂糍粑:春节前夕,民间舂糍粑传统习俗已有上千年历史。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舂糍粑迎新年,寓意吉祥如意,五谷丰登。那时正月拜年走亲访友流行糍粑做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现已成为远逝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但因工艺复杂和劳力不足等因素,舂糍粑的习惯逐渐淡化。 柘荣剪纸:柘荣剪纸与民俗活动紧紧相连,剪纸艺人大多于母辈、姐嫂传承,在表现技法上没有统一的模式,继承了中原文化的特色,具有古朴、浑厚、粗犷、写意的风格,与陕北民间剪纸极为相似,在艺术特色上,不求对称,阴阳变化大小不一,剪纸艺术语言跃然纸上,丝毫没有人为的雕饰感,以达到了似与不似的传统的艺术效果。
长冠村位于柘荣县西南部,东邻游家边、川木洋、双岗洋村,西接高峰村,南连陈家山,北与黄柏乡上黄柏村接壤,周边山体,沟壑,山岗围绕,北侧有宫后岗,冈上有一凸起岩石,村人称之为鸡冠,南侧有杀狗岗、吴岭、里坑溪、天星岩,东侧有双蛇出洞、村道沟、周山 门,西侧为大湾、龙坑尾、还有一处低丘陵,形似莲花,村人称之为五叶莲花。“岗岭山沟弯 ”与长冠村相呼应,形成长冠村独特的选址特征。再加上廉政文人游德在此建墓,可见长冠村是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