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注册账号即表示您同意并愿意遵守注册协议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忘记密码
登录
首页 > 村落推荐 > 详情
蓬壶镇西昌村

 西昌村位于蓬壶西部,全村人口5986人,总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72 亩,林地面积 3980 亩,生态公益林 2980 亩,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生态优美,鸟语花香旅游资源丰富,2020年开始评上省级传统文化村落,连续 12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连续九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西昌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林一心、革命烈士林多奉、马来西亚侨领林连玉均为西昌村人。 辖区内有红色教育基地、林连玉纪念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晚晴公益园区,素食馆、幸福院、万春桥亭、龙昇殿、长埕堂、逊山祖厝、龟陇水库等景点。新建西昌村文化广场,西昌村综合文体中心大舞台,西昌村旅游公厕,积极修建文化活动场所,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人人安居乐业,载歌载舞。积极争取各方面的资源,力争把西昌打造成为生态文化村。西昌在快步发展的同时不忘初衷,一手抓生态保护,一手抓经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力争把西昌打造成真正能够安心工作,清心生活的世外桃源。根据县镇总体规划部署,尤其以生态价值实现7+1+n的大计划框架下,着重以一村即生态村的主要角色,定位全方位打造样板,先行先试的全面生态化的村庄。

一、行政管理 1:进行全村土地,农,林,溪,湿地等进行盘点,形成清晰的环境生态数据,并且进行分析,根据环境特点,进行科学,人文综合规划。 2:侧重整治荒废,搁置,浪费,污染等土地环境。 二、经济产业构成 1:整理出,已耕作,优质资源,了解具体生态价值特点,重新整合,形成整体生态可循环,可优化,可提升,并且从此区域性样板。如晚晴园区,逊山园区等代表性园区。 三、特色产品 1:整体构建形成一,二,三产融合生态发展。 构建专业服务团队,从耕作生态化管理,到收制,粗加工,净菜加工 深加工,不断探索出一条可循环利用的生态生产,如荔枝、荔枝酒、金桔、枇杷、枇杷膏、枇杷糖等,并且从开发、设计、包装、品牌、营销、管理、金融等形成系统输出。 四、人文方面 1:重点以林连玉故居形成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园区。展开系列生态构建,交流,输出。通过华侨文化与中华文化,神农中草药健康,康养,旅居形成生态园区打造。 五、社会服务 1:继续发挥原有晚晴园区的深度营销,逐步鼓励,提升,原有基础,增加投入,整体卫生,环境,溪流,人文活动等形成品牌化运作,打造幸福园区村庄样板。 继续把常态项目构成生态化运作,管理,价值提炼,实现输出。 尤其以下项目进行升级实现。A:持家有道(持家经验交流)B:乡村雅集(综合文化雅集)C:诗书继世(琴棋诗书画等艺术)D:巧手传家(古法传承)E:经典耕读(常态假期)F:乡村音乐会(周末) G:御前清音(晚上)H:闽南美素食文化节(6届) 总体围绕人文生态,结合华侨文化突出特点,同时形成聚焦产品中心,文化中心,品牌中心,三体融合。

  • 村落属性:行政村
  • 村域面积:3 平方公里
  • 户籍人口:5972人
  • 主要民族:汉族
  • 村落形成年代:清
  • 村庄占地面积:10432亩
  • 常住人口:2480人
  • 主要产业:农业
  • 地形地貌特征:丘陵
  • 村集体年收入:11万元
  • 村民人均年收入:21000元
  • 村落位置: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镇
村落历史文化

辖区内有红色教育基地、林连玉纪念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晚晴公益园区,素食馆、幸福院、万春桥亭、龙昇殿、长埕堂、逊山祖厝、龟陇水库等景点。新建西昌村文化广场,西昌村综合文体中心大舞台,西昌村旅游公厕,积极修建文化活动场所,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人人安居乐业,载歌载舞。

村落民俗文化

整体构建形成一,二,三产融合生态发展。 构建专业服务团队,从耕作生态化管理,到收制,粗加工,净菜加工 深加工,不断探索出一条可循环利用的生态生产,如荔枝、荔枝酒、金桔、枇杷、枇杷膏、枇杷糖等,并且从开发、设计、包装、品牌、营销、管理、金融等形成系统输出。

村落自然环境

重点以林连玉故居形成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园区。展开系列生态构建,交流,输出。通过华侨文化与中华文化,神农中草药健康,康养,旅居形成生态园区打造。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小桥流水
建筑面积:700平方米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镇西昌村363号
0人收藏
0人点赞
传统古厝
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镇西昌村609号
0人收藏
0人点赞
背山而建,风景优美
建筑面积:560平方米
西昌村33号
0人收藏
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