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注册账号即表示您同意并愿意遵守注册协议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忘记密码
登录
首页 > 村落推荐 > 详情
高头镇高北村
高头镇地处金丰溪源头,海拔高,寓意住在高高的山头之上,故称“高头”。村落建成年代为明代,明、清时为金丰里高头乡,民国时期为上金区高头保,后为高竹乡管辖。建国后,属南溪区(第三区)。1957年撤区设乡,成立高头乡。1958年设高头人民公社。1970年,高头公社与古竹公社合并,称古竹公社,后改为古竹乡。1998年,从古竹乡分出,更名为高头乡,从而高北村成立。村落面积350公顷,现有27个村民小组,人口3200人,为汉族,2014.11月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 高北村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三群两楼”的一群,其中承启楼是著名的“福建土楼王”;高北村是山区农业型乡村,以种植业为主,果茶产业优势明显,主要种植杨梅、永定红柿等优质水果;高北村具有良好的可进入性,与省干线连接线,龙岩、永定客运专线,厦门、漳州等市开往永定县城的客运专线均经过高北村,靖永高速高头出口就在高北村辖区内,交通便利。
高北村隶属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镇,是乡政府所在地,与古竹乡和南靖县梅龙镇毗邻,面积350公顷,现有8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975户3200人,耕地面积1607亩‌1。高北村以其独特的土楼建筑而闻名,尤其是高北土楼群,包括承启楼、五云楼、世泽楼和侨福楼,这些土楼大多为江氏家族聚居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高北村在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10年,高北村被视察并带来了大量游客,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和环境保护,高北村不仅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在整体发展规划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永定区遵循“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原则,探索出一条“创新机制、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新路子,成效显著。进一步提升了其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
  • 村落属性:行政村
  • 村域面积:8 平方公里
  • 户籍人口:3200人
  • 主要民族:汉族
  • 村落形成年代:清
  • 村庄占地面积:3.5亩
  • 常住人口:1200人
  • 主要产业:土楼、水果、茶叶
  • 地形地貌特征:山地
  • 村集体年收入:51万元
  • 村民人均年收入:2000元
  • 村落位置: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头乡
村落历史文化
在岁月长河的冲刷下,村落仍保留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它们凝聚在祠堂的一砖一瓦间,镶嵌于古老建筑的飞檐斗拱中,也流淌在一幅幅对仗工整的对联里,静静诉说往昔的辉煌。 祠堂,是村落的精神核心。踏入祠堂,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雕梁画栋、古朴牌匾,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家族先辈的画像悬挂于墙壁,他们的事迹通过口口相传,激励着后人奋进。每逢重大节日,族人齐聚祠堂,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追思祖先,凝聚家族力量,这种传统延续至今,维系着家族的纽带,传承着先辈的精神。 村落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是地域文化与历史变迁的生动写照。徽派建筑以其白墙黛瓦、马头墙闻名遐迩,层层叠叠的马头墙不仅能防火防风,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江南水乡的村落,粉墙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与绿树翠竹相互映衬,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这些建筑采用当地的材料,顺应自然地势而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展现出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对联作为传统文化的独特载体,在村落中也随处可见。无论是祠堂门口,还是民居大门,一副副对仗工整、寓意深刻的对联,给古朴的建筑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祠堂对联往往以歌颂祖先功绩、传承家族美德为主,激励后人铭记先辈教诲,努力奋进。民居对联则表达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庭和睦、平安顺遂的祈愿。这些对联用词精妙,韵律和谐,或引经据典,或朴实直白,展现了村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热爱。 村落的祠堂、建筑和对联,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它们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先辈们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延续着文化的血脉,值得我们倍加珍惜与传承。
村落民俗文化
在福建西南部,一座座客家土楼错落分布,形成别具风情的村落。这里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犹如一幅绚丽的长卷,在岁月中舒展。每逢佳节,村民用独特的庆祝方式,让古老的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元宵节舞龙,是土楼村落最热闹的庆典。夜幕降临,龙灯亮起,由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舞动着五彩巨龙,在土楼间穿梭。龙身由竹篾和彩纸扎成,点缀着璀璨灯光,随着舞龙者的步伐,巨龙上下翻飞、蜿蜒前行,引得围观群众阵阵喝彩。舞龙不仅是娱乐活动,更饱含着村民对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的祈愿,寓意新的一年生活红红火火。 木偶戏和大班戏同样深受村民喜爱,是土楼村落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在传统戏台上,提线木偶在艺人的操控下,演绎着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木偶造型精美,服饰华丽,它们在艺人手中活灵活现,举手投足间尽显人物情感。台下观众全神贯注,沉浸在扣人心弦的剧情里。这项古老的艺术形式,承载着先辈的智慧与记忆,代代相传。 客家米酒散发着独特的醇香,是土楼村民日常生活和节庆活动的必备佳酿。村民们用自家种植的糯米,遵循古老配方和酿造工艺,精心酿制米酒。在节日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米酒,分享生活的喜悦。米酒不仅是饮品,更融入了客家人的情感,成为连接家族亲情的纽带。 初一十五拜拜是客家人传承已久的习俗。每逢这两天,村民们怀着敬畏之心,在家中或庙宇摆上丰盛的供品,上香祈福。供品包括鸡、鱼、水果等,寓意着丰收和吉祥。通过拜拜,村民表达对天地神灵、祖先的感恩和敬意,祈愿家人平安健康,生活顺遂。 客家土楼村落的这些民俗文化,承载着先辈的智慧与情感,深深融入村民的生活。它们不仅是文化传承,更是维系家族、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在时代变迁中绽放独特魅力。
村落自然环境
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间,永定客家土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其中,这些土楼不仅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更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映衬,共同绘就了一幅如梦似幻的山水长卷。 踏入客家土楼村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意盎然的田园。平整的稻田犹如一块块巨大的翡翠,随着四季更迭,变换着色彩。春天,嫩绿的秧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夏日,稻田一片葱茏,生机勃勃;秋季,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散发着丰收的气息。田埂间,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溪水如灵动的丝带,滋养着这片土地,也为土楼人家提供了生活用水。溪边的野花野草肆意生长,五彩斑斓,为田园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 土楼周边,群山环抱,峰峦叠嶂。清晨,云雾缭绕山间,土楼在朦胧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山上植被茂盛,树木种类繁多,四季常青。松、杉、竹等植物郁郁葱葱,其间还点缀着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在这片茂密的森林里,生活着许多珍稀的野生动物,鸟儿在枝头欢唱,松鼠在林间跳跃,仿佛在演奏一首自然的交响曲。 土楼错落分布在山水田园间,土楼的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以生土、木材、鹅卵石为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土楼的圆形或方形造型,不仅适应了家族聚居的需求,还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土楼的外墙厚实古朴,与周围的山峦、田野相互映衬,毫无违和感。 土楼的居民们长期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智慧。他们顺应自然规律,春耕秋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土楼周边,还能看到村民们饲养的家禽家畜,它们在田园间悠闲觅食,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客家土楼村落,是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典范。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土楼,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不禁沉醉于这份宁静与美好之中,领略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内涵 。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别有洞天 古色古香 清幽秀丽 青山绿水等
建筑面积:206平方米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镇高北村笃尾堂
0人收藏
1人点赞
别有洞天 古色古香 清幽秀丽 青山绿水等
建筑面积:175平方米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镇高北村笃尾堂
0人收藏
1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