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砂镇西田村
西田村是著名革命老区村、土地革命摇篮和共和国法制摇篮,“永定暴动”的策源地。
西田村,是金砂镇政府驻地所在,国道 357 从旁而过,距离永定城区 6 公里,东临西溪乡,南连五坑村、下金村,西接卓坑村,北靠赤竹村,森林覆盖率 82%,是省级生态村。西田村是著名革命老区村、土地革命摇篮和共和国法制摇篮,“永定暴动”的策源地,文物资源丰富,革命旧遗址广布全村。
- 村落属性:行政村
- 村域面积:5 平方公里
- 户籍人口:1188人
- 主要民族:汉族
- 村落形成年代:70年代
- 村庄占地面积:55亩
- 常住人口:468人
- 主要产业:六月红、烤烟、红色旅游
- 地形地貌特征:山地
- 村集体年收入:53.5万元
- 村民人均年收入:28600元
- 村落位置: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金砂乡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鼎丞在金砂西田举行了福建省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最响最深远的永定暴动,并建立了福建省第一支红军部队和第一个区苏维埃政权,实现了革命武装割据。同时,首创后来在中央苏区广泛推广的“抽多补少、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的”分田经验,土改工作成绩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金砂镇革命遗址众多,有福建省第一支红军部队成立和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金谷寺、张鼎丞故居、永定暴动陈列馆、红军兵工厂邹公庙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闽粤边武装摇篮、著名的佛教名胜区——高源山风景区;有原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上一颗明珠、四大红色交通站之一的古木督崇德楼交通站等等,一个个名胜名迹,一座座历史遗迹,都沉淀着金砂西田的革命历史文化。
金砂的礼俗活动主要有烝尝、季份、儒资田和孝子会。
(1)烝尝。客家人重视宗族之亲,认祖归宗是人伦之首,祭祖更是头等大事。金砂各房各族都设有一定族产(主要是田产),收入作为祭祀费用,每逢祭祀之时,必杀猪宰羊,供奉先祖。祭毕,设筵席十几桌几十桌不等,保佑子孙平安富贵。这种族产(田产)就称作“烝尝”,是客家民系维护家族团结和睦的体现。
(2)季份。“季份”是客家人为某一特定的目的而集资的一种集会形式。一般聚会日期、入季人数、出资数额都相对固定的目的明确的聚会。如:金砂卓坑村的“邹公季”、西田村的“新丁季”和石陂头“祝寿季”以及其他村的“天灯季”、“伯公季”等。每次由一人牵头,负责收取季金,购买物资,安排会务,每家通常由户主出席。
(3)儒资田。“儒资田”是专为兴教助学而设立的一份田产。金砂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乡民约定,凡家中出了书读得好的孩子,但家境贫寒,无法“缴本”者,就可得到儒资田所得租谷的扶持或奖励,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如今,金砂乡教育奖教基金已取代“儒资田”这一职能,但崇文重教的良好风气却一直保存下来。
(4)孝子会。“孝子会”是金砂客家人最为普遍的一个民间组织,由群众自发相邀聚集,以经济或人力互助解难,充分展现了金砂淳朴的民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