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注册账号即表示您同意并愿意遵守注册协议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忘记密码
登录
首页 > 村落推荐 > 详情
平川街道红东社区
红东社区地处城区东北区域,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众多古民居古建筑错落有致的分布在辖区内,2015年红东社区被龙岩市评为最美古村落提名单位,2016年被省政府评为省级传统村落。
居民主要分布在城东、城北、船尾坑、吊鱼坑、夹子背。现耕地面积738亩,林地面积1708亩。辖区内有保存完好的省文物保护单位梁山书院、崇真观、李氏宗祠。居民收入主要以经商、务工为主。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情况为集体土地总面积3822.13亩,资产总额955.1318万元。合计年收入约78万元。其中约58余万元,以旅馆经营、店铺出租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
  • 村落属性:行政村
  • 村域面积:5 平方公里
  • 户籍人口:3948人
  • 主要民族:汉族
  • 村落形成年代:明代
  • 村庄占地面积:630亩
  • 常住人口:1130人
  • 主要产业:旅馆经营、店铺出
  • 地形地貌特征:平原
  • 村集体年收入:70万元
  • 村民人均年收入:23800元
  • 村落位置: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平川镇
村落历史文化
东村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突出,自北宋时期武平县治由武溪里 (今中山)迁往平川后,红东村的北门坊一直是武平县城区所在地,是古武平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着古武平城仅存的处古城门南安门,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 红东村的北门坊是李氏族人聚居的一个古老村落, 自开基始祖李仕城由江西瑞金迁徙至北门坊这块风水宝地开基立业,此后李氏宗族子孙至今繁衍25代, 人才辈出,具有重要的血缘研究价值、李氏入迁研究价值、历史研究价值。现保存着以李氏宗祠、梁山书院、崇真观、鸳鸯屋、家传业轴为代表的众多古建筑,梁山书院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氏宗祠和崇真观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鸳鸯屋为全县规模最大的古民居(文物点),这些古建筑建于明、清,大都规模宏大、古香古色、挑梁画栋、结构完好,客家特色鲜明。著名画家李灿,诗人李非珠均出自红东村北门坊。至今保存着务本书屋,现存李志英宅门楣上刻有“家传业轴”就是劝勉后人重书重文、读书继世。 红东村是李氏族人聚居的村落,一直继承着浓厚的崇孝敬祖的传统,宗祖文化浓厚位于村落最中心、风水最好的李氏宗祠一直是北门坊人最敬重的地方。红东村是中央苏区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文化特出。红东村保存着以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梁山书院为突出代表的红色文化, 当代伟人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革命斗争的足迹和生活的脚印。
村落民俗文化
村落客家文化以崇真观、李氏宗祠等客家建筑为物质载体;以客家岁时节令习俗,如惊垫炒虫,春分做艾粄、白头翁粄、清明祭祖,端午节挂菖蒲, 包粽子,大暑前后尝新禾,立秋打糍粑,农历七月十四中元节烧包,中秋节送月饼,重阳节敬老人,冬至浸酒,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入年界挂祖像,搞卫生除夕(过年) ,烧年纸贴春联,春节打船灯,正月十一寨背窝烧花节、正月十五闹添丁等为活态传承;以客家传统美食、客家方言、传统技艺为日常印记共同传承着客家人的传统习俗文化。
村落自然环境
村落内完整保存着山环水抱、负阴背阳的选址格局, 其中李氏宗祠背后的蛇形山保存着几十颗参天古树群, 李氏宗祠周边保存着众多连成片的古水塘,完整保存着“枝状形”传统街巷布局,完整保存着多处古井,而古时居民大都围绕古井而建。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古色古香 历史悠久
建筑面积:165平方米
福建省武平县平川街道北门路61-1号
0人收藏
0人点赞
古色古香 历史悠久。
建筑面积:155平方米
福建省武平县平川街道叠屋巷7号
0人收藏
0人点赞
古色古香 历史悠久。
建筑面积:414平方米
福建省武平县平川街道北门路15号
0人收藏
0人点赞
古色古香 历史悠久。
建筑面积:125平方米
福建省武平县平川街道叠屋巷5-1号
0人收藏
0人点赞
古色古香 历史悠久。
建筑面积:224平方米
福建省武平县平川街道寨背窝巷34号
0人收藏
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