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洋镇后坪村
后坪村位于奎洋镇南部,地处漳州南一水库下游、南二坝上,距镇政府12公里,平均海拔280米,属库区移民贡献村。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171户550人,是典型的库区村落。
自然条件上,该村耕地852亩(实际耕种550亩,流转130亩),山地16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0%,其中生态公益林2200亩、天然林6000亩,其余多为阔叶林,生态环境优良。产业特色以麻竹、绿竹种植及林下种植为主,兼具库区村落的生态优势与农业基础。
后坪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村庄四面环山,村前平坦开阔,传统格局鲜明,自然景观优美。村庄整体背山面水,依山筑厝的格局特色。居住要素齐全,选址于山间平坦位置,依山而建、背山圩田、青山环绕、古树成林;于大山深处,四周青山环绕;溪流环绕,如玉带镶嵌。
- 村落属性:行政村
- 村域面积:3.8 平方公里
- 户籍人口:555人
- 主要民族:汉
- 村落形成年代:明代
- 村庄占地面积:100亩
- 常住人口:200人
- 主要产业:林下种植和种植麻竹.绿竹
- 地形地貌特征:山地
- 村集体年收入:13.5万元
- 村民人均年收入:22000元
- 村落位置: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奎洋镇
后坪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从建筑来看,留存着如“鼎峙楼”等老旧民居,墙体斑驳、木构件沧桑,门楣处的字迹虽有些模糊,却仍能窥见往昔的工艺与规制,古老的木楼梯、石砌街巷也默默诉说着岁月痕迹。
村落的空间布局也藏着历史密码,依山傍水的选址、房屋间错落的格局,契合传统村落的营造智慧,见证着世代村民的生活印记。这些老建筑与街巷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承载着村落的家族记忆、邻里温情,是当地人文脉络的具象体现。
此外,村落大概率还延续着不少传统习俗(如之前提到的游神等),老建筑与民俗活动相互呼应,让历史文化在当下仍具生命力,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
后坪村的民俗文化充满烟火气与凝聚力,尤以农历正月初五的游神活动最具代表性。
这一天,村落里热闹非凡,村民们早早筹备:有人布置场地,悬挂红灯笼、彩条;有人整理神明轿辇与仪仗。活动开始时,绘着精美纹样的神轿被众人抬起,伴随锣鼓声、鞭炮声巡游村落,身着统一黄马甲的执事队伍举着彩旗、撑着红伞,虔诚护送。沿途村民纷纷摆上供品、焚香祈福,孩童挤在人群前好奇张望,老人则满脸庄重地默念心愿,整个村落被虔诚又热闹的氛围包裹。
除游神外,村里也保留着舞狮等民俗,像图中色彩鲜亮的醒狮在木凳上灵活腾跃,“万事胜意”的条幅寄托着村民对新年的期盼,围观者的掌声、欢笑声,让民俗活动成为联结邻里情感的纽带。这些民俗不仅是对传统的传承,更在岁月里沉淀成后坪村独有的文化印记,让村庄的年节充满别样温度。
后坪村坐落于海拔500米的高山盆地,独特的地形赋予其隔绝尘世的静谧感。村庄被群山环抱,周边古树蔚然成林,繁茂的绿意不仅勾勒出村落的天然轮廓,更营造出清新温润的微气候。
村前区域平坦开阔,与周边连片分布的良田形成和谐景致,春日青苗、秋日金穗的田园风光,与四面山林的苍翠形成鲜明又互补的自然层次,整体景观兼具山林的幽深与田园的开阔,自然之美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