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东街道龙翔社区                    
                 
                 龙翔社区位于永安城区的西北部、燕东街道中部,永安站是鹰厦铁路三明境内最大火车站,也是鹰厦铁路中段最繁忙的枢纽站,经济吸引区主要是永安市及三明地区周边县,并辐射赣南地区部分县市,是闽西南的交通枢纽和闽赣2省4个地区10个县市的物资集散地,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永安在抗战时期曾作为福建省临时省会达七年半之久,文化底蕴深厚。计划经济时代,因战备的需要,永安迎来了小三线建设的历史机遇。永安市作为鹰厦铁路的中间节点,得益于鹰厦铁路的开通,很快就建设成为福建省新兴工业基地和闽西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永安站段曾汇集了福建省最多的铁路管理部门(段)、单位,铁路职工及其家属约2万多人汇聚永安,在永安火车站附近生活工作,这快速带动了永安铁路一带的繁荣发展。永安火车站街区见证了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建设成就,也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感。 
    
    
    
    
        
            
                
                    - 村落属性:社区 	
 
                    - 村域面积:1.3 平方公里
 
                    - 户籍人口:6313人
 
                    - 主要民族:汉
 
                
             
            
                
                    
                    - 村落形成年代:1950年
 
                    - 村庄占地面积:1950亩
 
                    - 常住人口:5675人
 
                    - 主要产业:火车站区域物流、商贸
 
                
             
            
                
                   
                    - 地形地貌特征:丘陵
 
                    - 村集体年收入:80万元 
       
                    - 村民人均年收入:60000元
 
                    - 村落位置: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燕东街道
 
                
             
         
     
    
    
        
    
    
    
    
    
    
    
    
         龙翔社区位于永安市燕东街道东部,明景泰三年(1452年),属永安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城关为一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为燕江镇。1950年,改为设城关区公所。1955年,改为城关镇。1958年10月,改属先锋公社。1984年8月,改为燕江镇。1987年12月,改设燕江街道。1989年12月,燕江街道分设燕东街道。1996年,人口2万人,辖忠义、仙泉、东门、铁一村、铁二村、铁三村、铁四村7个居委会和东郊、新桥、麻岭3个行政村。2006年12月,因行政调整铁二村、铁三村归属于燕东街道的龙翔社区和铁一村、铁四村归属于双桥社区,并沿用至今。    
    
    
    
    
    
    
    
    
        燕东街道带有丰富的永安地方文化色彩,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其中永安大腔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安大腔傀儡戏、龙角舞、永安“唱花”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安杂剧作场戏、抗龙柱等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红曲酿酒技艺、小陶汉剧等永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安依山傍水,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霜期短,热量资源充足,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四季夏长冬短,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冬季多寒潮天气,春季强对流天气强度强;雨季区域性暴雨少,分散性暴雨多;夏秋季气温高,午后雷雨多,气象干旱阶段性发展。年平均气温20.4℃,无霜期约为300天,年均日照1800小时,年均降雨量约为1600毫米左右,年均降雨日数130-170天,适于常绿阔叶林等亚热带林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