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注册账号即表示您同意并愿意遵守注册协议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忘记密码
登录
首页 > 村落推荐 > 详情
诚峰村

    诚峰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湄洲湾南岸峰尾半岛东北隅的中心区域,是峰尾镇政府所在地。村域总面积3 平方公里,户数3850 户,人口13157 人,下设32 个村民小组。诚峰村历史悠久,在唐代时即有记载,古城是该村核心,包含了为数众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村基础条件较好、交通较为便利、滨海产业特色突出、旅游业发展潜力大。2019年先后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诚峰村所在的峰尾半岛,三面环海,西南依靠莲山、岩山余脉,其余三面有峰尾澳、塔仔澳、前亭澳3个天然澳口,其中,峰尾澳为天然的避风良港。古镇内部有十几米的地势高差,制高点山顶黄海高程 17.5m,最低的内澳高程也有3.8m。古镇内基本呈北高南低的地势,古镇内的天然水系就是位于地势最低处,形成古镇优良的排洪水渠。这个布局对古镇的防洪抗风,渔船停泊,适应海水潮汐规律等等方面都发挥了较大的优势。 诚峰村为典型的沿海传统村落,自然风貌保存良好,拥有丰富的近海和山丘景观。村落内部主要为闽南传统村落的风貌,村民临海而居,就地取材,采用海边的石块、沙土、贝壳等材料加红砖来建造建筑,色彩基本是材料的原有颜色,以米黄、青灰、砖红色为主。村内大部分历史建筑保存良好,闽南建筑风貌特征明显,以砖、石砌墙,以沙固体,保留了闽南传统院落的典型特征,除此之外还有吸收了南洋文化而建造的具有“外廊”的南洋楼,颇具特色。村落内最为重要节点为东岳庙和义烈庙两处公共建筑,利用大面积的广场空间和建筑前的牌坊设立标志性围合空间。

  • 村落属性:行政村
  • 村域面积:3 平方公里
  • 户籍人口:13157人
  • 主要民族:汉
  • 村落形成年代:明代
  • 村庄占地面积:1950亩
  • 常住人口:11960人
  • 主要产业:渔业生产和航海运输业
  • 地形地貌特征:平原
  • 村集体年收入:280万元
  • 村民人均年收入:17800元
  • 村落位置: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
村落历史文化

    峰尾原名“烽火”,是个荒芜的小孤岛,古称“烽火岛”,与内陆隔海相望。据史载,唐末时期已有“连家船”停靠岛缘捕鱼谋生,继而是辜、李、洪、黄等诸姓先民,先后捷足入岛拓荒,安居生息尔后,又有人家迁移到隔岸与内陆毗邻的“大圭村”安居落户。南宋后期,因地壳变迁,沧海桑田,南面与内陆大圭村连片,遂成半岛,彼时有大量居民相继迁入,设置渔船及内海定置网,逐渐发展为一个古老渔村。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大批倭寇和海盗集团经常侵扰掠劫峰尾,为此明太祖命江夏侯周德兴亲临东南沿海要地,规划建城基地。峰尾始建城时,首段城墙位于城东北石狗尾高阜处至东安澳一带,连接烟墩山,山上建烽火台,一直延伸到圭峰塔附近一带开阔地,“旧城顶”遗址至今尚存。清康熙二年(1663年)革去明制改为铺份,属八都厚林铺。民初,有段时间称峰美乡。民国26年设保甲制,峰尾改称圭峰乡诚忠保、诚实保。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9月成立诚忠、诚实两个乡人民政府,土改后于1952年二个行政乡合并为一个诚实乡人民政府,1958年公社化遂改为诚峰大队,1985年成立诚峰村委会。

村落民俗文化

    诚峰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中福船“水密隔舱”制造技艺和北管音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渔网具制作技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福船“水密隔舱”制造技艺。福船作为我国古代的四大船型之一,以其底部结构呈尖形、小方头宽尾肥大而方正和七星伴月“保寿孔”、水密隔舱装置、铁钉钉合和桐油灰塞缝以及“十二生肖”暗示标记等独特技艺,而别于其他三种船型。历史上“郑和下西洋”航海活动所用的六十二条大船,由担任船队的“忠武尉”黄参,力荐黄氏造船世家参加大规模的造船工程,统管船艺设计,工程规划,材料统筹,监匠训导。洪武年间随着黄氏入闽,福船制造技艺也随之传入泉港区峰尾镇,世代相传,不仅在泉港地区广泛传承,而且还流传到长乐、福州、厦门、湄洲湾和惠安辋川、净峰、崇武以及浙江温州等沿海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二是北管音乐。北管是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独特乐种。它是从江淮流域传入后即扎根并广为传唱的,在唱奏特点上已形成新风格、新体系的民间音乐,人们称之为“小曲”、“小调”、“曲仔”。它流行于泉港各镇(街道)。三是渔网具制作技艺。据记载:“唐景龙年间(707-710),峰尾、沙格两澳渔业相继发展,就有了“举竿”、“牵流”、“腰缯”、“手撒网”等捕鱼作业方式;五代两宋时,峰尾人开始在浅海区“围堰蓄鱼”、“篱竭鱼”等,初步发展内海滩涂养殖。”用稻草、竹皮、藤草、粽线做渔具。为保护和传承渔网具制作这一古老的技艺,刘锦泉、刘德辉、陈爱娥等组织渔网具制作师傅成立了泉州市泉港区渔丰渔网具厂,从事养殖业、捕捞水产业等渔网具手编加工制造和销售,为渔民发展各种养殖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渔网具制作工艺的保护、继承和弘扬,对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渔航史以及近海养殖和捕捞的研究,推动海峡两岸、国际渔航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村落自然环境

    区域优势显著。(1)诚峰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湄洲湾南岸峰尾半岛东北隅的中心区域,与台湾隔海相望;(2)紧邻两大中心城市,是海丝古城泉州的重要组成,与福州、厦门相距仅100 多公里;(3)与湄洲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隔海相望。 基础设施健全。(1)污水处理设施健全。诚峰村村内排水系统完备,村内均建有三格化粪池,古城内管道下地,并设有明渠江仔漕,正在雨污分流改造提升中。紧邻泉港区污水厂,该厂二期扩建后日处理污水达5 万吨。(2)消防设施配备齐全。诚峰村已成立灭火自救小分队,多个微型消防站,配备消防水枪、水带和移动水汞,且环古城排水沟具有消防功能。(3)给水系统完备。村内供水系统有多个供水厂供水,管线下地,住宅及古城内居民均使用自来水。(4)供电设施条件齐全。村内设多处变压器,满足村内生产生活负荷需求。

本村待认养房屋
店铺作坊
建筑面积:20平方米
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诚锋村峰尾城 内352 号
0人收藏
0人点赞
学堂书院
建筑面积:183.6平方米
诚峰村峰尾城 中53 号
6人收藏
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