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下和洋村
  该自然村是福建省第四批传统村落,保存有相连成片、布局合理、独具特色,具有南洋风格及福清地域特色的古宅,有人文底蕴,从事教育、医疗人数比例高,清第一位中科院院士高由禧故居也在本自然村。
   南宵村下和洋自然村位于南宵村东北部,村庄占地面积约150亩,户籍户数150户,户籍人口509人。现保存有相连成片、布局合理、独具特色,具有南洋风格及福清地域特色的古宅。    该村距离福州市区车程1小时半,距离福清动车站0.5小时车程,在G228国道边,距高速公路江镜收费站15分钟车程
村落历史文化
南宵村下和洋有华侨厝、六扇厝及四扇厝等十余座古厝建筑连成一片。建于1923年的下和洋小学,不仅是解放前福清少有的自然村完小所在地,而且还是进步教师学生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所。民国36年至38年,融美初中老师施效人、张端机、校友张端哲在下和洋小学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印刷进步宣传书刊。下和洋古民居每栋建筑各具特色,其中有科教世家、侨贤世家、数学教育世家、艺术世家、医药世家等。其中著名气象学、福清第一位中科院院士高由禧故居,建于20世纪30年代,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三师龙田场站司令部食堂旧址。 下和洋学堂在原来建筑基础上经过修缮打造红色爱国革命基地及党员关爱基金基地,还原当时地下革命党人的印刷活动场景;通过“修旧如旧”的方式对院士故居进行修缮,打造教育基地,并修复周边连片的古厝景观,打造下和洋连片古民居。 清光绪2年(1876年)创办的和洋堂为福清第一所自然村基督教教堂,是150年的历史建筑,在保留特色梁柱的基础上经过翻修,现有教徒几千人,并有专职牧师坐堂讲座。
村落民俗文化
村落自然环境
南宵村下和洋环境优美,卫生整洁,村内道路都是铺装砖石、水泥、或沥青。道路都要已安装路灯,垃圾定点收集清运,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