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北墘村
                     这里山峦叠嶂,群峰耸立,山谷盆地纵横交织;一条发源于岭里和曾坑的莒溪穿村而过,随山转弯成潭,汇入黛溪,注入霍童溪。
   村落传统格局保持完整,传统建筑中是大部分是古民居,同时种类丰富,有祠堂、庙宇、门楼、炮楼、歇亭、水碓房和廊桥等,清代时期的民居约占40%栋,民国时期的民居约占25%栋,新中国时期的民居约占20%栋,传统均为土木结构。北墘村民居和其他传统建筑集中成片,四面高大厚实夯土围绕,使得古村落成一个围堡式建筑,村落内巷道呈二纵四横状,巷道口处设有门楼或炮楼。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达5处。北墘村于2008被公布为宁德市级历史文化名村。
村落历史文化
   著名的古民居主要有佛仔厝、爱吾庐、吴云统古宅、吴新凤古宅等。如佛仔厝:清光绪七年(1881年)由耆绅吴云辉创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落成,因厝内有清木雕刻人物故事百余尊而得名。佛仔厝为土木结构,占地面积434平方米,二进,穿斗抬梁式结构,硬山顶,马头墙。中轴线上由门房、下厅、正厅和后厅组成。大门外挑门楼,门厅内做门屏,下厅中门为天井,花岗岩条石铺设。天井两侧二层厢房,单坡顶,正厅单层,面阔3间,进深5柱,地面青砖铺设,厅堂设木质几案,上方高悬着一块光绪三十三年屏南知县曹芸芝参观宅院后亲笔所题的。“齿德兼优”黑底镏金横匾。前廊轩顶,次间与封火墙过道通往后厅,两边次间廊柱与厢房之间楼梯上二楼。后厅中间天井,花岗岩铺设,两侧为厨房。佛仔厝整个建筑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全厝装修及雕刻用时10年,可见做工之精细。各个柱子一律按传统镏金红底黑字、名人联名制作。宅院的门柱上镌刻着30多副对联。篆、隶、行、楷、草俱全,皆出自当时名家之手,联句多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如“读圣贤书立修齐志,行仁义事存忠孝心”、“士君子立身如光风明月,大丈夫持节若白日青天”等,可以看出房主人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很注重自身的内外兼修。厝内保存一百多幅图案,图案人物多达22组1008尊。窗、桌、门每个部位的雕法不同,雕工精美,图案讲究,阴阳对应,左右对称,上下呼应,巧用圆形、方形、菱形和不规则的图案,使得图形更加美观,更具艺术感染力。雕刻内容以民间的吉祥用图“福”“禄”“寿”“喜”和“郭子仪拜寿”“赵云救阿斗”、“三英战吕布”、“马超渭口战许禇”、“九代同堂”“甘露寺”“千里走单骑”等戏文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且情节层出不穷,整座厝贴金人大小不一,高低不同,姿势灵活,令人拍案叫绝。更为罕见的是大门封火墙内侧的墙帽下方为一组精美的彩色泥塑,苍松翠竹、虬枝劲节,人物、车马、鸟兽形态逼真、活灵活现,其色彩历经百多年风雨侵蚀却不褪色,可见当时工匠技术之高和用料之精。
村落民俗文化
   北墘村老酒酿造可以追溯到明代,兴盛于清代,2017年产酒近1000吨,产值占全村农业总产值70%,并有一家酒业企业和两家老酒酿造专业合作社,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树立北墘老酒品牌化发展氛围已经初步形成。目前,黄酒衍伸产品正在开发,完成了黄酒包装如酒瓶、包装外形图案、伴手礼报纸的初步设计,结合本地特色红曲开发出“蒸糟糕”、真空包装“糟兔”等产品,参与了代溪镇农特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与康里村端午民俗文化节的展示展销活动。2016年以来,北墘村成功举办了两届黄酒文化节,活动举办时期,福建新闻频道、海博TV等栏目都在北墘村开展直播活动,央视也转播了黄酒文化节的黄酒开酿祈福仪式。另外,新华网、腾讯、凤凰网、环球网、搜狐、网易等多家媒体对北墘黄酒文化节进行了深入报道,使北墘村的名气越来越响。                  
村落自然环境
   北墘村四面青山环抱,一条小河穿村而过,全村464户吴姓为主的农家依水而建,自然相连。北墘村具有全峰插漠、象牙关口、河龟呈瑞、平湖映月、凤发朝阳、石马嘶风、狮子朝天、曲沼洄的独特奇观。北圪村有“佛仔厝”两座,石门椅古居厝五座。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