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长桥村
长桥村是一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清水秀,环境优越的宜居山乡。    
     长桥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血缘古村,1987年曾在延伸山挖掘出大量商、周时期的印纹硬陶片及石器等,说明三四千年前长桥就有先民居于此。明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载,东溪之水,自万安桥经古田溪达闽江,是屏南县的第二大溪全长34公里,明清以来是水上运输要道。历来是屏南、周宁、政和通往古田、福州等地的交通枢纽。在建国初期为屏南县人民政府所在地,至今县人民政府、县公安局、人民会场等建筑依然保存完好。 1984年成立长桥乡, 1993年撤乡建镇。        村落最重要的历史建筑是龙江志上的百米廊桥“万安桥”。万安桥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代,2006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现存全国最长的木拱廊桥,现桥长98.2米,宽4.7米,高8.5米,五墩六孔,桥屋37开间152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上覆双坡顶,桥面以杉木板铺设。 村落以万安桥为核心,包氏族人在这块土地上建桥亭、庙寺、屋舍,加上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众多奇山妙水,形神交融,成为历代文人骚客叹为观止的桃花源。
村落历史文化
    “长桥古民居建筑群由140幢高堂华屋、1座包氏宗祠、3处民国代表建筑、4处宗教建筑、1座古井、2处文物保护单位、一条百米古街组成。”经过实地详细的踏勘调查,长桥建筑类型丰富,有店铺、民居、祠堂、戏台、书院、庙宇等和一些特殊类型的建筑如人民会场、包氏祖厝、大圣庙、虎婆宫、江姑妈庙等,前二者都是规模较大公共建筑,用于村中老人玩要娱乐和宗族大型活动,后三者用于村民的宗教信仰、祭拜。  
村落民俗文化
    长桥村的端午的“走桥”民俗是民间信仰、楚俗遗存与神话传说相结合的产物,仪式一般有上香烧纸、供祭桥神与桥头庙神灵、走桥、祈祷、念经、投粽祭屈、亲属招待等多项程序。走桥、祈祷、念经,出声或默念自己来走桥的心愿,既有现实生存中的愿望,也有对死后灵魂顺利过桥的祈求。满足山区农业经济驱动下的人们的祈子、祛病、祈福、禳灾的需求 。      
村落自然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对生活的便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村落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粗暴的充斥着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环境,使传统村落风貌的开发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随着生活的现代化,茶树菇产业的扩大,生活垃圾、生产垃圾也越显突出,河道、水圳、街角垃圾成堆,严重影响了旅游开发的环境卫生要求 由于古村落建筑多是砖木结构,建筑年代久,使用年限长,存在很大的质量问题,多属于质量三类建筑,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传统建筑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经济实力雄厚的村民更倾向于落户县城以改善居住环境。 数百年来人丁兴旺的长桥村随着劳动人口和高学历青年的流失,变成了 “993861村”即以老人、妇女和孩子镇守的传统村落,空置的古民居占有一定比例。由于老人对建筑遗产的特殊情感,多留守在传统建筑,在重要传统建筑失修损坏的前提下,多以简易的办法维护,以至一些民居早已处于危房的处境,影响了村民的居住生活水平。 古民居的雨污排放主要沿路两侧的排水沟和暗渠,大多直接排到长桥溪。河流、滩涂的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古民居的基础设施的不完善。      
村镇承诺书
乡村协议承诺书.pdf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