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村
长桥村是一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清水秀,环境优越的宜居山乡。
长桥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血缘古村,1987年曾在延伸山挖掘出大量商、周时期的印纹硬陶片及石器等,说明三四千年前长桥就有先民居于此。明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载,东溪之水,自万安桥经古田溪达闽江,是屏南县的第二大溪全长34公里,明清以来是水上运输要道。历来是屏南、周宁、政和通往古田、福州等地的交通枢纽。在建国初期为屏南县人民政府所在地,至今县人民政府、县公安局、人民会场等建筑依然保存完好。 1984年成立长桥乡, 1993年撤乡建镇。
村落最重要的历史建筑是龙江志上的百米廊桥“万安桥”。万安桥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代,2006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现存全国最长的木拱廊桥,现桥长98.2米,宽4.7米,高8.5米,五墩六孔,桥屋37开间152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上覆双坡顶,桥面以杉木板铺设。 村落以万安桥为核心,包氏族人在这块土地上建桥亭、庙寺、屋舍,加上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众多奇山妙水,形神交融,成为历代文人骚客叹为观止的桃花源。
村落自然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对生活的便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村落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粗暴的充斥着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环境,使传统村落风貌的开发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随着生活的现代化,茶树菇产业的扩大,生活垃圾、生产垃圾也越显突出,河道、水圳、街角垃圾成堆,严重影响了旅游开发的环境卫生要求
由于古村落建筑多是砖木结构,建筑年代久,使用年限长,存在很大的质量问题,多属于质量三类建筑,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传统建筑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经济实力雄厚的村民更倾向于落户县城以改善居住环境。
数百年来人丁兴旺的长桥村随着劳动人口和高学历青年的流失,变成了 “993861村”即以老人、妇女和孩子镇守的传统村落,空置的古民居占有一定比例。由于老人对建筑遗产的特殊情感,多留守在传统建筑,在重要传统建筑失修损坏的前提下,多以简易的办法维护,以至一些民居早已处于危房的处境,影响了村民的居住生活水平。
古民居的雨污排放主要沿路两侧的排水沟和暗渠,大多直接排到长桥溪。河流、滩涂的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古民居的基础设施的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