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前洋村(卓洋乡)

村庄依山傍水,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宋、元、明、清、民国五朝古民居建筑群,古韵浓厚,是中国传统村落。

        前洋村位于古田县卓洋乡东北部,距县城关46公里,离宁德68公里,距福州168公里。主导产业是旅游业,村内古民居建筑极具闽派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森林乡村、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省金牌旅游村、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老区基点村。

村落全景展示
村落历史文化

        前洋村有千年历史,宋代已有人居住,主要居民姓曾。元末明初,杉洋李氏始祖李诲第二十七世孙李茂山兄弟几经辗转,由浦城迁居前洋,并受赠了曾家财产,开始在此繁衍生息。从此曾姓外迁,淡出前洋村历史舞台。明宣德年间,杉洋余氏始祖余焕第二十一世孙余深从芝艺山迁居于此,开基落堂,创建家业。另外,魏氏家族也很早就迁居于此,并不断开拓发展。目前前洋村余、李姓居民较多,魏姓略少。全村祀拓主白马大王。 前洋村的古民居贯穿“五朝”,历宋、元、明、清、民国。宋、元两朝的建筑已基本为千百年来的风雨无情侵蚀所摧毁,除一座残存的元建民居外,均仅存遗址。如今留存较为完整的是明、清、民国三个朝代的古民居群落。 前洋古民居,清一色坐西北朝东南,并由西北向东南呈朝代从远到近规整有序排列。前洋先辈这种在建造新房屋的同时,又能保护利用好旧的居所,不进行破坏,并且能使新旧建筑合理、有序的排列,达到相容、并用、共存的创举,向世人展示了他们在建设规划上的过人天赋,甚是难能可贵。前洋村与无数的村庄一样,在历史上都曾经历过战乱或浩劫,却不像大多数村庄一样古民居群遭到“毁旧建新”的严重破坏,甚至毁灭,相反,一代代的前洋人能悉心对旧民居加以保护,使之留存至今。这种规划能力、传承能力、保护能力,展示了前洋人超前的建设文明。前洋古民居群的发展史,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设发展的一个范例。

村落民俗文化

        前洋村落最引人之处是70多座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厝。那连排的古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由古街古巷所贯通。古屋从外观看,清一色的灰墙黛瓦,造型精美的虾蛄型马头墙飞檐翘角,彰显大户人家气派,特别受人青睐。那五座炮楼点缀在古民居群中,也特别显眼。至于多座古厝的门楼门罩的精美、内部的雕梁画栋以及文化内涵,各具特色,各呈风采,毋庸赘笔,游人细细观瞻,自能领略。前洋村的古民居,数量众多,令人目不暇接,无法逐一细述。重介绍几栋有代表性的厝屋,以求达到窥斑见豹之目的。    

村落自然环境

        前洋村坐落在群山山环抱之中,坐西北朝东南,房屋连排,田畴连片。站在村口,放眼西北,村后的远山高峻峭拔,东门山、坪隘、窝中、马仙岗连绵起伏。这片大山是鹫峰山的余脉,俗称前洋后门山,也就是前洋村的靠山,犹如耸立的绿色屏障。山头松杉青翠,山腰茂竹成林。山脚向东南延伸,渐趋平缓,形成较广阔的洋面。村庄的周边仍有洋坪蚾、胡山岗、灵蛇山、虎山岗围绕。村的南面一山如案,特别苍翠,故而美其名为金牌山。洋面上还有五座小山点缀其间,形如鱼脊,形象地称为五鲤游洋中。前洋村落的古民居群就建在洋中,东南走向。先民从地势较高的地方开基,而后向地势平缓处拓展。西北较高处多为明代古屋,中间腹地布满清代建筑,东南地势较低处多为民国时期的房屋,层次分明。 一泓泉水从西北高山涌出,渐汇渐大,聚人山腰的一片沼泽地,形成天然的蓄水池,由此迭级而下,水流渐缓,悠悠然穿村而过,冬不枯,夏不盈,溪水清澈,游鱼可数。因山上有金狮公庙,称它为金狮公溪,后又美称为金水溪。另有一条自西南而来的佛殿溪,与金水溪汇合于村东南后东流而去。双溪犹如双龙聚会,自然是前洋村的风水命脉。村庄的周遭山峦如黛,诸多景点散布其中。如西北高坡上山石嶙峋,其中一巨石形如老鹞,是前洋村的风水石;连同山下虬根如金猴下山的雷击古树,以及村尾金水溪边似蹲似伏的名日九龟把口的巨石等,都是游览的好去处。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