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巴地村

 巴地村系闽东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2017年被评为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村寨。

村庄坐东朝西。庐舍依山沿溪而建村内民居建筑属典型的明清风格。巴地村民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优质水蜜桃、板粟为主。始建于明朝的蓝氏宗祠,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极具特色的文昌阁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落历史文化

村庄坐东朝西。庐舍依山沿溪而建村内民居建筑属典型的明清风格。巴地村民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优质水蜜桃、板粟为主。始建于明朝的蓝氏宗祠,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极具特色的文昌阁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落民俗文化

巴地畲族火凤凰民俗有700多年历史,为屏南乃至全省全国特有项目,融歌舞、武术、喜庆于一身,场面壮观,文化内涵丰富,极具观赏性。 畲族火凤凰寓意消除火患祈求平安。巴地祭祀活动中沿用“闾山派法术”,“闾山派法术”以“强硬”“霸道”的法术为主,为避免引发火灾,巴地畲族先祖认为可以先发制人的方式“舞火龙”“舞火凤凰”,寓示着火已燃过,即可消除火患,保境安民。

村落自然环境

巴地的建筑景观可概括为“一祠二亭三桥横,四树五井六洋连,七潭八岗九垅宽,十佛百户千万年”。始建于明朝的蓝氏宗祠,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极具特色的文昌阁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历经600多年仍保存完好的古厝桥的及只等冬季开花,夏天结果且果似猴子的奇特“猴子树”,此外,还有溪边亭、古井、古树、各宗佛像,观音菩萨庙等多处人文景观。巴地的主要物产经济以反季节蔬菜、优质水蜜桃、板粟为主。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