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熙岭村
熙岭村系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政府所在地,为全乡第一大行政村。位于屏南县东南方,在秀丽的莲花山下一大盆地,地势平坦,村落集结,东与塘后、梨洋接壤,相距2公里,西与秀溪、管洋两村交界,到秀溪1公里,距管洋2公里,南面与三峰、龙潭村及古田县水竹洋村接壤,各约十公里,北与溪里、前塘两村交界,各有五公里,本村距县城三十公里。一九五八年冬浙熙公路开通,线路由村内穿过,后接代溪至宁德公路,2000年又开通1公里环村路,为屏南至宁德交通要道,有从城关开往代溪、宁德班车来回经过,有由代溪开往古田、福州来往班车,有从熙岭开通龙潭、三峰、圪头以及古田水竹洋的村道,有熙岭开通前塘村公路,交通可谓四通八达。
村落与居民 熙岭从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物资生活逐步提高,村落向旧村扩大,新住房超过原旧村的2倍,村落面积1平方公里,全村辖2个自然村(熙岭、后院),全村830多户,3200多人口,二十六个村民小组。 历史人文 熙岭旧属古田县管辖,属福州府,旧称:福建古田县移风里三十二都一保熙岭村,屏南建县后改称福建福州府屏南县三十二都一保熙岭村。民国时期设保、甲,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为忠熙乡,熙岭隶属二个保,熙东保、熙西保,直至一九四九年解放,建国后一九五一年熙岭设第二区公所,熙岭村设熙岭乡人民政府,一九五三年改设熙岭镇人民政府,一九五八年九月区改设人民公社,熙岭村改设熙岭大队,一九八六年公社改高乡,村改设村委会。
村落历史文化
(1)历史悠久,保护价值高。 熙岭村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村内有张吴两姓,闽一世祖:张睦公六代裔孙张礼訑公, 是北宋真总,景德三年(公元 1006 年)丙午冬初三日启行,爰始爰谋于熙岭之原。村内保 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众多,村东有著名古刹九峰寺,西有闻名遐迩的虎潮潭惠泽龙王,北有仙 字岩,南有五八水库,古树名木 5 棵(其中三棵为 500 余年的柳杉)。村内现存有明清建 筑 40 余座,其中以九峰寺、东嶽庙、张氏宗祠、吴氏宗祠、花厅、张远带宅保存最为完整, 其他传统风貌建筑亦是集中成片。 (2)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具有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村庄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其中以杖头木偶戏最具代表性。熙岭村是革命老区村,村内现 存张良栋烈士墓一座,还有烈士:张世仲、张世锷,屏南县革命烈士纪念碑有志铭;五老: 张世皮、张世肥、张志昌、吴金库;志愿军官兵:张其仁、吴宗保、吴宗义、吴宗丽。
村落民俗文化
杖头木偶戏:俗称杖头戏,与明末时期流入屏南,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 奇葩。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曾博得福州、建宁、福宁等三府各地观众的欢迎,如今是福 建省杖头木偶艺术硕果的仅存。全县有漈头、棠口、安溪、熙岭、忠洋村办过“杖头戏”。熙岭村是下马溪革命根据地中重要一员,1932 年在本村成立“闽北独立师第三支队”, 张良栋任支队长,1947 年还发生奔袭熙岭粮库的战斗。1976 年张良栋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977 年由屏南县政府拨款修建烈士墓,建在熙岭村东山下,纪念碑正面刻有“张良栋烈士 永垂不朽”,附碑两边为“英雄浩气贯长虹,光辉长照后人心”。
村落自然环境
熙岭村系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政府所在地,为全乡第一大行政村。位于屏南县东南方,在秀丽的莲花山下一大盆地,地势平坦,村落集结,东与塘后、梨洋接壤,相距2公里,西与秀溪、管洋两村交界,到秀溪1公里,距管洋2公里,南面与三峰、龙潭村及古田县水竹洋村接壤,各约十公里,北与溪里、前塘两村交界,各有五公里,本村距县城三十公里。一九五八年冬浙熙公路开通,线路由村内穿过,后接代溪至宁德公路,2000年又开通1公里环村路,为屏南至宁德交通要道,有从城关开往代溪、宁德班车来回经过,有由代溪开往古田、福州来往班车,有从熙岭开通龙潭、三峰、圪头以及古田水竹洋的村道,有熙岭开通前塘村公路,交通可谓四通八达。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