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村
村落背靠西面的主山,前有开阔农田,山体层层递进,形成多层次的立体轮廓线,前为明堂,视野开阔,两
侧为护龙山,东面的案山、朝山为对景,正所谓“负阴抱阳,背山面田”,形成目前村落的选址格局风貌
全村整体风貌保存完整,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分布,基本保存完好,少量新建建筑,
少量传统建筑因年久失修、无人居住,导致坍塌,损毁较严重;全村建筑均依山就势而
建,建筑基本是坐北朝南,四面群山环抱,似有“山林竹海,良田美舍”之感。
村落自然环境
村落背靠西面的主山,前有开阔农田,山体层层递进,形成多层次的立体轮廓线,前为明堂,视野开阔,两
侧为护龙山,东面的案山、朝山为对景,正所谓“负阴抱阳,背山面田”,形成目前村落的选址格局风貌。清代古民居群(3处)
•
古树名木(古树群3处、古树2株):三峰古树群(占地约40亩,主要有木荷、苦槠、柳杉等树种,平均树龄200多年)、
九峰古树群(占地约2亩,主要有钩锥、柳杉等树种,平均树龄300多年)、兰垱古树群(占地约1.5亩,主要有南方红豆
杉、枫香、柳杉等树种,平均树龄200多年)、杜鹃花(映山红)570年、柳杉 300多年。
•
古道(2条):三峰→熙岭乡,长约1600米;兰垱→龙潭,长约800米。
•
古街巷(10条):形成“六横四纵”的街巷格局。
•
古井(3口):龙井(明代)、三峰古井(清代)、兰垱古井(清代)。 古墓(2座):寂照禅师墓、善真吴公墓。
•
古庙(2座):九峰寺(省保)、齐天大圣庙。 宗祠(1座):韦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