墘头村
圪头村旧属古田县管辖,旧称福建福州府古田县青田乡移峰里三十四都四保西溪境双溪口。开基于元末,繁衍至今700余年。
村落选址于群山环抱中,圪头溪穿村而过,民居沿着小溪南北对照,体现古人“择水而居”选址理念。“西山峰”山脚下建谢氏支祠,宗祠前建风水池,溪中筑坝,建水碓,以方便生产之需,同时蓄水纳气,村尾建九公桥,以守水口。
圪头村内传统街巷格局保留较为完整,主要为沿圪头溪南北两岸滨溪步道,以及为联系传统建筑所形成的街巷空间。村庄布局特色主要体现在宗族礼制与沿溪因地制宜的布置上,明清时期受宗族礼制思想影响,建筑主要村谢氏支祠与风水池为中心环列展开。贯穿村落的的圪头溪,作为村中的主要水源,不仅可以用于农田浇灌,也可以供生活饮水之用,还可用于消防用水。
圪头村南为鸭仔巅(1180m),北为曜子巅(1000m),东为院山(950m)、东大王岗(1010m),西为鹰嘴岗(1050m)、西山峰(900m),千恋叠嶂,水源丰富,圪头溪东西向贯穿村落,清水溪由南向北汇入圪头溪,洋坪溪由西南向东北汇入圪头溪。这里曾是十里八乡人民,西往古田顺天圣母临水宫陈靖姑宫殿,东去宁德支提华严寺,北来虎朝潭九峰寺及屏南白水洋的必经之地。
村落民俗文化
一、红粬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省级非遗项目,这项技艺一直流传于圪头村内,族内活态保持达百年以上。
二、手工甲纸工艺:古有“管洋的火炮圪头的纸”,甲纸历史悠久,做工精细,质量上乘,纯天然材料,古时捎往古田、宁德、省各县以及浙江、新加坡等地。
三、乐南戏:就是京戏,是谢家人保存的戏种。演出的剧本有《粉妆楼》、《回两国》、《玄五关》、《穆柯塞》、《铁筋缘》、《碧玉簪》等等。
四、正月十五闹元宵游神:游神时村中中青年抬着神像,全村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很是热闹。
五、竹器工艺:竹器是不可缺少的生产与生活用具。竹篓有:背篓、挑篓、提篓、挂篓;竹篮就有菜篮、谷篮、薯篮、土箕、粪箕、簸箕、米筛;竹椅;竹床、竹笼、竹盘、竹轿等等。
六、木制品工艺:圪头山多,木材多,尤其以杉木珍贵,树干直,材质好,不易腐烂,应用广泛。木质房屋普遍使用上等杉木,结构精巧,工艺精良,百年老屋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