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安章村

安章,早为张姓开拓,称“章里”(“章”与“张”近间),元延祐元年(1314 年), 杨得名由永福县(今永泰县)后溪紫山迁入,取名“安章”,寓安居章里之意。海拔 750 米,属典型的山间盆骨地,地势平坦,四面环山,土地肥沃,森林资源丰富。巍峨的寨 尾尖与高耸的银瓶岐奇峰对峙,直插云霄。银瓶岐海拔 1170 米,山峰耸自,西观如笔架, 东看似银瓶。

村落有《清平乐 山乡早春》词为赞: 小桥飞瀑,老树新枝出,桃李风光莺语乱,艳溢香融处处,双峰挑月读书,竹山牧 管悠悠,垄亩鱼肥戏浪,银樽朱户风流。 安章村宋代至明天顺六年(1463 年)属永宁乡善均里,尔后至清代属清泰里不老社, 民国 23 年(1935 年)编入德化县第三区桂阳联保,民国 28 年后属桂溪乡溪洋保,民国 33 年属桂涌乡。解放后,1950 年属德化县第四区上涌乡,1952 年隶属第九区溪洋乡,1956 年属上涌区,1958 年归上涌公社溪洋大队,1961 年上涌公社析出溪洋公社,成立安樟大 队,1981 年易名桂阳公社安章大队,1984 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隶属不变。 村落建筑沿等高线布置,背山面田,视野开阔,是典型的闽中山区传统聚落。部分 建筑依然保持着明、清年代的建筑风格,半干栏式建筑特征明显。保存有宗祠、庙宇、 书院、民居等建筑类型,曾有“九厅十八楼”建筑群。村落风貌完整,错落有致。 村落建筑建于山坡,让地于田,利于耕种, 村落在水尾处设水尾湖,种风水树,以 拱护村庄,守住钱财;在村落制高点和偏僻处建设防御性的乡土建筑、寨堡。

村落历史文化

元延祐元年(1314年),杨得名由永福后溪紫山迁入,取名“安章”,寓安居章里之意。

村落民俗文化

安章村庙会动每年举行 2 次,分别是农历七月二十二和九月十五日。七月十二日是法 主公诞辰纪念日,法主公原名张自观,传说宋绍兴年间(1131-162 年),张自观与章明 端、萧朗庆三道人入石牛山石壶洞与魑魅斗,后夺其洞坐化。安德宫奉祀许郑二祖师。 为纪念法主公诞辰和许郑祖师坐化成佛,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九月十五、十六 日,村民多会举行庙会,庙会期间轮值头人组织安排会动事宜,村民穿上节日盛装,在 庙前集合,然后抬佛像巡游乡里,节日期间会有木有剧团演戏,村民信众集于安德宫焚 香叩拜,虔诚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庭平安,万事如意”。

村落自然环境

村落四面群山环抱,藏风聚气,是个围合封闭的世外桃源。村落以寨尾尖—基址 —水尾湖—银屏崎为东西向纵轴,以龙母贡和月角面为两翼,形成均衡的格局。周边 山体重峦叠嶂富有风景层次和空间深度感;起伏的朝山,蜿蜒流淌的下洋溪富于曲线 美和动态美。村落依照风水观念构建形成独特的人居环境理念和景观文化。 村落建筑沿等高线布置,背山面田,视野开阔,是典型的闽中山区传统聚落。部 分建筑依然保持着明、清年代的建筑风格,半干栏式建筑特征明显,以一条龙、三合 院、四合天井的平面建筑形制位置。保存有宗祠、庙宇、书院、民居等建筑类型,曾 有“九厅十八楼”建筑群。村落风貌完整,错落有致。 村落建筑建于山坡,让地于田,利于耕种, 村落在水尾处设水尾湖,种风水树, 以拱护村庄,守住钱财;在村落制高点和偏僻处建设防御性的乡土建筑、寨堡。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