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福林村

福林村位于龙湖镇政府驻地西5公里,与永和镇福田村交界,有檀林、粘厝埔2个自然村。该村历史悠久,元、明属晋江县十七、八都,相传因檀树成片称“檀林”,后因弘一法师曾在该村福林寺消夏,而借寺名为村名,村中住民以许姓为主,其裔分衍菲律宾及港澳台地区等。

村多元文化汇聚,以古村、古厝、古寺、古校、古街等“五古”特色闻名,有满族、宗教、闽侨等三大文化体系,其中全村户籍人口约2200人,旅居海外及港澳的乡亲有8000人之众,以菲律宾华侨居多,华侨中以许逊沁、许志长及其后嗣、许友超等最为知名。正是凭借出彩的文化特色,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第五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成为晋江市第二个获此国字号的村落。

村落全景展示
村落历史文化

福林村是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典型闽南特色古村。古村、古街、古校、古厝、古寺等交相辉映,自然与人文相容,古朴与清新兼具,历史风貌显著,文化底蕴深厚。 福林村拥有“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南音”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项晋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福林寺(庙宇,明万历年间建),福林春晖楼(民居,1946年建),福林许经撇宅(民居,1933年建)。

福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福林村是晋江侨乡中的侨乡,并是晋江最早的“亿元村”之一。 2015年10月,福林村入选为首批福建省传统村落;2016年5月,福林正式入选“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2月入选“中国传统村落”;2019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20年,获福建省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泉州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021年,入围省级“十镇百村”暨市级重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 

福林村有许多传统文化和具有时代意义的古建筑群落。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多处,华侨文化对当地建筑形式起到了重要影响,村中有很多中西合璧的番仔楼,建筑细部工艺精美,工艺价值较高,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堪称是“闽南民居建筑博物馆” 

福林村下辖檀林,粘厝埔两个自然村,其中粘厝埔是中国最古老的大金国后裔居住区,村民由早期的完颜氏改姓满族粘姓,为晋江市唯一一个满族村。 檀林自然村主要有6座寺庙:福林寺、城隍庙、三姓公庙、上帝公庙、关公庙、六姓府等,粘厝埔自然村有3座寺庙,供奉的是地方神祗尊王,每月初一、十五均会到寺祭拜、祈福。

村落民俗文化

一、喜事新办 1.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一切从简,厉行节约的原则,男婚女嫁,不炫耀聘金、嫁妆。娶媳嫁女严禁按户分发“口灶份”物品,娶媳妇不准宴请女方宾客,返亲日子禁止分烟到人,桌面不超过2包,祝贺拱门不得超过3个,花篮不得超过5对,提倡婚事节约,大操大办者应捐资村慈善援助站或教育、老人事业。 2.小孩周岁、十六岁一律严禁按户分送“口灶份”物品,宴请控制在15桌以内,若超此限应捐资慈善、教育、老人事业。 3.老人寿诞的备办严禁按户分送“口灶份”物品,宴席只限亲戚及内外子孙,若超此限应捐资慈善、教育、老人事业。 4.新居乔迁严禁送烟花、炮烛,拱门不得超过3个,花篮不得超过5对,宴请控制在15桌以内,若超此限应捐资慈善、教育、老人事业。 5.普渡、圣节日、佛生日严禁设宴请客,违者应捐资慈善、教育、老人事业。 

二、丧事简办 1.治丧期间,举殡之日膳食一律咸饭菜汤,不准办宴席,严禁赌博(章仔、水鸡、乐仔)。 2.出殡葬礼乐队阵头最多不得超过5阵(不含非营利性团体),牌匾不得超过3块,花圈不得超过5个,一律不得分发香烟。 3.治丧活动要严格遵守《晋江市殡丧管理规定》,治丧时间不得超过5天,禁止播放高音哀乐。 4.丧事的拱门,只准安放自家宅门(一个),严禁安放在公共场所及交通道路上。 5.提倡一律收礼金,若不收者应捐慈善、教育、老人事业。 6.三载除服,除了内外子孙,严禁宴请其他人员,违者应捐慈善公益事业。      

村落自然环境

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2.3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775亩(水田500亩),人均耕地0.3亩,实际耕种170亩,闲置耕地605亩,已流转耕地0亩。 

森林资源:山地面积515亩,森林覆盖率65%。其中,生态公益林120亩。 

旅游资源:龙湖镇福林村有 “五古”——古村、古街、古校、古厝、古寺。

古村:福林村肇始历史久远,据考证可追溯至南宋,迄今700余年,是一座可以触摸得到历史印迹的闽侨文化传统村落。其中古寺指福林寺,晋江市级文保单位,曾因弘一法师寄锡于此十个月而闻名遐迩,“无上圣妙地,离垢清凉园”,是弘一法师晚年眷恋的地方。古厝起源于福林古建筑群主要为明清风格派、现代西洋派、近代简约派,是以菲律宾糖王巨贾许逊沁为首的福林乡贤回乡建造的古建筑群体,号称闽南华侨建筑博物馆。古街通安街是福建现代建筑史上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回字形骑楼街区,曾与当时的青阳五店市、安海街并列为晋南三大商贸中心。古校为绿野山房和养兰山馆为福建华侨捐建最大的私立学塾,首开华侨归国创办学堂的先河。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