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岩前镇岩前村

全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风景名胜甚多,基础设施完备,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明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翠云书院、百阶冢、郎官第等均坐落于此。

岩前村位于岩前集镇本点,坐落于三明市西北部,距市区34.3公里,全村共4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共742户,2995人,党员106名,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村干部7名。村庄面积7.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450亩、林地面积69103亩、毛竹山面积12000亩、果树面积1360亩,森林覆盖率达92%。

村落历史文化

岩前史称梅山、桃山、十八盂、蝙蝠洞、杨岩等。距离村五百米左右前后有两座大岩石山,互相连接在一起。前面的那座大岩石山称为“黄杨”山,又称作“万寿”山。后面的那座岩石山称为“侍郎”山,又称作“翠云”山。岩石山的东边有一座叫梅斋的书社,优雅绝尘,地方志上载有先贤们抒发此地的“咏梅斋”诗歌。宋朝的熙丰年间,祭酒杨时、侍郎张驾、司谏陈瓘等力学大师在这里学习修业。其中有“立雪程门”的故事,并且开辟了南方理学一脉的,只有杨时最为突出,所以用“杨岩”来命名。 古村于鱼塘溪前后对峙,村人出门即见万寿岩,顺口溜曰:“家住岩之前”,这就是后面“岩前”的由来,岩前村现为岩前镇镇区所在地,在1958年建岩前公社,1984年改街道,1987年改乡,1992年建镇,岩前两字遗址沿用至今。

村落民俗文化

岩前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开闽、闽学四贤、红色革命、闽台交流、闽王鼓”等丰富的文化类型,以及独具特色的节庆习俗、历史大事件、万寿岩古诗和传统美食。村内民俗活动丰富,会定期举办板凳龙节、花灯节等民俗活动,组织腰鼓队、广场舞队等进行现场表演,在元宵节等重大节日,组织村民围绕板凳龙灯等传统民俗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村落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岩前村处丘陵山地,村部海拔177米左右,境内山岭耸峙,群山叠翠,丘陵连绵起伏,位于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之间的汇水区,紧邻鱼塘溪,河谷盆地与溪流错落相间,总体地势北高南低。 气候特征:岩前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凉爽,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4℃—19℃,年平均降雨量1500-1900毫米,年平均日照1800小时。 水文条件:鱼塘溪为沙溪流域的一大支流,属闽江水系。发源于明溪与清流交界五通凹范厝,自西向东流经明溪的雪峰、瀚仙、沙溪、三元区的岩前等乡镇,于莘口镇黄沙村注入沙溪。鱼塘溪呈半环状流经村域,河岸宽度25-120米。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