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火田镇白石村
云霄县火田镇白石村有着浓郁的历史风貌、众多的宗祠古建、精彩的历史故事和传统民俗 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极具特色的闽南传统村落。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 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有效保护白石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和空间环境,科学合理地发 挥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产在地方经济、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在保护的基础上促进村庄文 化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作为云霄县白石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管理的依 据。
白石村地域属山区丘陵地带,有耕地 1050 亩,山地 9500 亩。大部分耕地为梯田式耕作, 农地分布在村庄内自然村之间,适宜种水稻、大豆、小麦、甘薯等粮食作物,以及种植茶叶、 烟草、水果等经济作物,并发展有大帽山茶独有的“陈将军”品牌。白石村全年日照、气温均 低于云霄县的平均值,降水量、霜期均高于云霄县的平均值。白石村所处的自然环境坑沟纵横,山地较为陡峭,土质较差,主要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和霜冻。白石村是云霄县火田镇海拔最高的村,气候偏冷。白石村森林覆盖率 65%以上,林山绿化率 90%以上,漫山通野林绿竹翠,鸟语花香。全村林果面积 5000 余亩,有用材林 2000 多亩,其中直径 2 米左右的重阳木 100 亩,直径 1 米左右的香樟树 300 亩,木荷和栲树(栗木)600 亩。值得一提的是,白石村还存留有一片近 1000 亩的原始自然生态林
村落历史文化
白石村早在唐宋年间已有先民在此居住,留存有唐代“箍桶摘”、宋代“圈寨”等居民点 建筑遗址。白石村的文化开基始于清朝初年,何姓云霄何(和)地派系第十一世祖何赤于此建 村开基,白石村以位于村庄中部、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土楼“螺穴圆楼”为中心向外拓展,开 拓曾聚居有何、庄、林等姓氏的多个自然村和定居点,成众星拱月之势。 新中国成立后,白石村曾属云霄县第五、六区。1958 年属火箭公社,1960 年属火田公社, 1984 年属火田乡,1985 年以后至今为云霄县火田镇白石村。
村落民俗文化
白石村历代以来不仅谨遵祖训,奉公守法,勤于修文习武,奕代隽贤辈出,光耀宗祖。白 石村的民间技艺以传统农耕技术为主,包括“制茶工艺”、“酿酒工艺”等。
村落自然环境
白石村地域属山区丘陵地带,有耕地 1050 亩,山地 9500 亩。大部分耕地为梯田式耕作, 农地分布在村庄内自然村之间,适宜种水稻、大豆、小麦、甘薯等粮食作物,以及种植茶叶、 烟草、水果等经济作物,并发展有大帽山茶独有的“陈将军”品牌。白石村全年日照、气温均 低于云霄县的平均值,降水量、霜期均高于云霄县的平均值。白石村所处的自然环境坑沟纵横,山地较为陡峭,土质较差,主要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和霜冻。白石村是云霄县火田镇海拔最高的村,气候偏冷。白石村森林覆盖率 65%以上,林山绿化率 90%以上,漫山通野林绿竹翠,鸟语花香。全村林果面积 5000 余亩,有用材林 2000 多亩,其中直径 2 米左右的重阳木 100 亩,直径 1 米左右的香樟树 300 亩,木荷和栲树(栗木)600 亩。值得一提的是,白石村还存留有一片近 1000 亩的原始自然生态林。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