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仙夹镇东里村

 仙夹镇东里村位于永春县西南部,距镇区5公里,距永春县城21公里,幅员3.7平方公里,东里村下辖13个生产小组,总人口2059人。东里溪从村中心流过,沿河两岸分布稻田,土地肥沃,田可耕、山可櫵、水可渔,环境优美,依山傍水,位于海拔500--800米高山上,气候凉爽,四面环山,民居依山而建,台风期能很好的起到防风抗灾作用,水量充足利于灌溉。

东里村是著名侨村、省级“十镇百村”、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传统村落、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中级版“绿盈乡村”、省级卫生村、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试点村、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拥有永春辛亥革命纪念馆、昭灵宫、旌义状石碑(民国期间孙中山为郑玉指颁发)、古炮楼、豆磨古寨、洋杆尾古民居群落、柯厝古民居群落等人文景观;有后门坑生态农场和东里水库等自然资源,引进项目打造集渔业休闲、康养度假为一体的凤凰湾户外游乐旅游区;有油桐花特色花卉景观带、农产品采摘等特色旅游线路,成为2小时经济圈的旅游目的地。已创建旅游服务中心、乡村发展中心(包含餐饮、电商平台)、农产品展示馆、英籍华裔艺术大师郑傅安展馆、乡贤郑金贵博导(原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工作室、泉州师院黄文中教授团队写生基地、泉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创作基地、泉州市美术家协会东里村写生创作基地、永春仙夹生态产业振兴人才驿站以及衍纸工作室等。

积极发展民宿经济,打造发展中心民宿和油桐花民宿,并与乡贤投资的四月菁菁民宿达成合作。设立农林大学试验基地,种植新品种黑米、红米、姜黄、西兰花、黑豆等专利防癌农产品,正逐步进行深加工。本地百香果、洛神花等传统农产品形成一定规模,品质得到市场高度认可。

村落历史文化

东里村主要分为郑氏和陈氏两大宗族,郑氏有400多户,人口1800多人,分布全村(内寮角落除外)的各个角落,陈氏约30户,人口约为200人,分布在内寮角落。      

村落于宋景炎元年以前为柯、黄、温等姓氏杂居为主,东里陈姓于宋景炎元年时期迁入本村,后于明正统二年东里郑姓迁居本村,经过近千年的繁衍,现以郑、陈两姓为主。      

陈氏于宋景炎元年迁居本村,建成陈氏祖宇,繁衍至今为十九世。    

郑氏乌公于明正统二年迁居本村,建成郑氏祖宇,发展至八房柱,现居住本村四房柱,另四房柱外迁至江西、浙江等地,郑氏现存祖宇共5座,其他角落祖宇30多座。    

原村名桃源吉漈.明朝正统二年从桃源永春县花石乡迁入,至光绪年间为取吉祥之意,改名为集庆邨,民国二十四年和西向拼为一乡,名曰仙夹公社东里大队,1984年10月改为东里村民委员会。

村落民俗文化

东里村有丰富的民宿文化资源,各类婚丧嫁娶和祭祀活动依然以古老的方式进行。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历史的活化石。

村落自然环境

东里溪从村中心流过,沿河两岸分布稻田,土地肥沃,田可耕、山可櫵、水可渔,环境优美,依山傍水,位于海拔500——800米高山上,气候凉爽,四面环山,民居依山而建,台风期能很好的起到防风抗灾作用,水量充足利于灌溉。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