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夫镇兴贤村
兴贤村位于武夷山市东南部,位于东经118°12′,北纬27°36′,村落面积2.33平方公里。兴贤村四面环山,村落以一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古建筑为土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明末清初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村落原始形态保存较好,现保存的 明、清古民居39幢、书院一幢、祠堂1幢,兴贤书院、刘氏家祠列为武夷山市文物保护对象。
兴贤村座落于五夫古街北端,南北走向,地势平坦,聚居集中,村际联络方便。往南与本镇五一村相连,往北有古路通往本市上梅,传统便捷,村落四周为广阔农田,农耕特点突出。路网为东西布局,水系发达,籍溪河水由北往南贯穿古街,村中有观仓井等2口水井,居民饮水方便。古居采用室内天井采光,方砖铺地,即户户相连,又有家家的防火墙相隔。村中有兴贤书院、刘氏家祠等古建筑,村南端有著名的凤凰巷通往县道公路,闽北古村落特点明显,总体风貌保持较好。
村落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上,兴贤村坐北朝南,四面环山,整个村子坐落平原上,视野开阔;村中古巷纵横交错,河岸绿柳扶堤,村民聚集在古街上,悠然自得;村庄周边群山环绕,荷田、稻田相互掩映,是一道连绵的绿色风景线。从建筑风格上看,兴贤村的建筑是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建筑群,青砖青瓦,一条兴贤古街从村中心穿插而过,民居林立,街路,门院前铺有青石台,别有一番风味,村落中建有兴贤书院、刘氏家祠等古建筑,随着社会对朱子文化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朱子理学学者慕名而来,是研究朱子理学重要历史资料,是我镇朱子旅游开发的重要区域。
生态环境上,水系发达,籍溪河水由北往南贯穿古街,村落内绿化效果达到90%,定点摆放的垃圾篓,定人、定时收集垃圾,做到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