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塘前乡塘前村

  塘前村建于元代以前,以家族聚居为主,村域面积有13.178平方公里,地形以小山区小盆地为主,村庄占地面积为2963亩。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分别有1616人和860人。村里主要经济种植为水稻种植、烤烟种植、荷花种植,村集体年收入约为5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约15000元 。

塘前村系龙岩市连城县塘前乡第一大行政村,位于连城县的东北部,距县城14公里。境内东与张地村接壤,西与连城县揭乐乡挞砾村交界,北连上琴村,南邻水源、迪坑两村。因村内原有28口池塘而得名,是全县池塘最多的村,“塘前”村名即由此而来。    塘前村旧属清流县管辖,与清流县灵地镇、李家乡同称北里,于1959年5月划入连城县。塘前村内外设有28口池塘,故村名由此而取。塘前村始祖化龙公于南宋期间从汀州府上杭县迁到清流驿堂前坊,居住繁衍,为塘前张氏始祖,至今有800余年历史。宋、元、明、清时期,以办私塾为主,清末族人开始创办一所育英学堂。校址在土楼内,当时由凤文公任校长,龙攀等人任教员。 全乡气候优越,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5-19℃,1月平均气温8.6℃,7月平均气温27.2℃,无霜期290天,平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塘前村有林地面积1109.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耕地面积128.6公顷,,村民经济来源以种植粮食、烟叶、地瓜为主,以林竹生产、荷花种植、池塘养鱼和家禽家畜养殖为主要生产模式。 塘前村民风淳朴,院不闭户。迎客以茶,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勤劳致富。至今延续的客家民俗活动使人们更加团结向上,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村落历史文化

塘前乡塘前村历史悠久,吾族张氏系出黄帝长子少昊青阳氏的第五子,得姓始祖是挥公(即张挥)。追至南宋河南太守扬德公,生三子,长子化龙,迁往福建。初居宁化县石壁都(现石壁镇),后迁上杭,至南宋后期又从上杭迁至清流驿堂前坊居住,为塘前村始祖。时至今日,塘前村仍然完整保留着大面积的明清时期古建筑。

村落民俗文化

传统文化种类丰富,有赛“春联”、正月初一的迎赖五公王、正月十三至十五的游龙灯、每年“春社”前的新丁祭祖、农历二月的建醮习俗等。

村落自然环境

村庄四面环山,中部塘前溪自北往南流经全村。塘前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气候宜人,资源丰富,自然景观有高山密林、水库、山涧溪水、峡谷瀑布和田园风光等。山体层叠,树木繁茂,以围合之势将村落环抱,林地覆盖面积达 85%以上,村落周边山体更有多处百年古树群,以樟树、松树为主。 水库位于村庄东北侧,由数十个山谷溪流汇集而成,惠及塘前乡多个村庄的农田水利和生活用水。村落内水系发达,中部蜿蜒曲折,清澈见底的溪水静静的流淌在遍布的溪石之间。村庄西部和东部的有成片完整的田园,阡陌交通、层层叠叠。此外在村域东北侧深山之中有寺庙一处,名为艳林寺,富有传奇色彩,至今香火绵延。

村镇承诺书
乡村协议承诺书.pdf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