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新泉镇乐江村
乐江村地处闽西连城县新泉镇中部,古称杨家坊,清末民国初年常有乐江、杨坊等名,本村与连城县境内民众习惯叫杨家坊。古村坐落于武夷山脉南段、连城县南部、连南河东西两岸。连南河自西北向南贯穿全村,村民沿河而居,且8成以上聚居河西,形成一个长约4公里的狭长村落。体现古人“择水而居”选址理念,座西向东,位于村庄四周的原始森林植被茂密,又恰好起到天然挡风的屏障作用,森林中野生动物种类较多。 村庄地理位置独特。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底,村域总面积18.7177平方公里;村落地处约4公里长的狭长河谷盆地,面积约4.5平方公里。“杨家坊,好村乡,大圳水,倒流上;前有笔架山,后有双螺峰;上有禾仓石,下有狮象把水口。”这首传唱数百年的古民谣生动、形象地描绘村庄的地理风貌。 村西南向北倒流而上的大圳水似源源不断的钱财流入村中。村西北连南河中间的禾仓石寓意粮财满仓,村东的笔架山寓意人文鼎盛、人才辈出,村西双螺山寓意村庄有后背、有靠山。连南河自北而来,北方在天干地支中为壬癸,壬癸寓意着水源,所以河水来向与天干地支相契对应,是好风水的吉兆。村南的狮形山、象形山把住了水口,留住了钱财、人才。说明这是一个难得的风水宝地。 乐江村属丘陵地带,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环境舒适宜人。春夏时节雨水最充沛,村中连南河间隔数年会发大水,造成大小不一的洪灾。夏秋时节,常受台风天气的影响,形成大风、暴雨、冰雹。
乐江村有曹地凹新村、黄松岗、溪背屋、乐江、车田坪、大垅坪6个自然村,共1782户、5306人,是连城县第二大古村落。主要居住杨李两姓人家,杨姓2700余人、李姓2500来人;黄、胡、林三姓合计不足百人。
村落历史文化
“跡自镛州发,家从石壁来”,这副刻勒在杨家坊大宗祠(九二郞公祠)正门石柱上的对联,记录和点明了杨家坊杨氏一族的家族渊源和迁徒路线。杨家坊杨氏一族源自古镛州(今将乐县),是宋代大儒、闽学鼻祖杨时(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进士,工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之嫡系后裔。时公生五子,四子适公(进士,户部郎中)后裔迁徙到汀州宁化石壁。宋淳祐年间,时公六代孙广义公授廉使职派居连城,因避乱迁连城南坑,后其次孙九二郞公和三孙九三郞公兄弟一路辗转来到连南河畔的杨家坊开基创业,成为杨家坊的共同开基祖。从此,闽西杨氏一族在杨家坊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开枝散叶,闽西七个县(市、区)杨氏绝大部分是杨家坊杨氏后裔,并陆续迁往全国各地及海外,遍及闽、粤、赣、桂、川、湘、浙、港、澳、台及海外,约40多万人。 后因杨家坊外迁人口众多,留下了一段路标记号:“石菩萨,迟猪石,下坊街,上七下五两(共十四个石阶)”,作为外迁杨家坊人认祖归宗的家族密码、家乡记忆代代相传。
村落民俗文化
游大龙 闹元宵 杨家坊杨氏十一世祖宪诚公裔孙每年正月游大龙闹元宵已有80多年的历史。游龙最初由在本县姑田做工的上土楼杨氏廿一世裔孙葆荣(流明)公等人学习、模仿过来。 第一次游龙只有13节。龙头、龙身也较小;随后,龙一年比一年做得更长、更大。1933年正月,杨家坊杨、李两姓共同游龙,称得上史上最长的一次,有72节,180多米。 1980年9月14日(农历八月初六),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当年秋收后,乐江大队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全面实现农业生产责任制,将生产队的所有田地划分到各家各户作为责任田耕种,广大农民欢欣鼓舞、拍手称好。1981年春节,杨家坊再次联合出大龙欢庆党的这一深入人心的富民好政策,第二次用乐江大队放映队的750W电影机汽油发电机发电,作为大龙的照明电源,每节大龙均安上15W的灯泡,大龙共54节,近140米长。这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杨家坊的第一长龙。 后来,因为村道上方低空拉了不少凌乱的电线、电话线、电视闭路线,龙头、龙身、龙尾不能做得更长、更大。因此,后来杨氏十一世宪成公裔孙制作的大龙无法再超越历史记录。 庚寅年正月,杨灿元等一批年轻有为、热心公益、组织能力强的裔孙,组织人员近200名裔孙精心制作了一条36节的大龙。从年初九到元宵7天的游龙活动,赢得了村中男女老少的交口称赞、高度评价。 壬辰龙年,灿元、寿年等热心人士再次组织、动员裔孙开展游龙闹元宵活动,
村落自然环境
古村坐落于武夷山脉南段、连城县南部、连南河东西两岸,属丘陵地带。地理位置独特,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底。连南河自西北向南贯穿全村,村民沿河而居,且8成以上聚居河西,形成一个长约4公里的狭长村落。位于东、西方的原始森林植被茂密,又恰好起到天然挡风的屏障作用,森林中野生动物种类较多。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