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台溪乡台溪村
台溪村位于尤溪县东南部,距县城17公里,是台溪乡政府所在地。面积1439公顷,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东邻溪尾乡、汤川乡,西接坂面镇,南邻中仙乡,北邻城关镇,交通便利。森林覆盖率为85%,水源丰富,有松山、四角石、八斗岭、苦山、刘坑底、际坑岩等水源汇入台溪河流入尤溪河。 辖际坑、四斗、后湖3个自然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803户3500人,主要姓氏有:傅姓、郭姓、林姓、陈姓。常住人口1650人,外出流动人口1850人,占全村人口52%,主要流向为尤溪城关和厦门、福州等省内城市,主要从事建筑模板安装、建筑室内外装修、室内木工装修装饰、企业务工等。 耕地115.53公顷,林地1323.2公顷(其中现有竹林462.62公顷,油茶136.67公顷,茶叶80公顷),山林主要为毛竹、松、杉树、及其他林木,油茶、茶叶、毛竹是台溪村的三大主导产业。
村落位于台溪和直水溪交会处,呈带状分布 ,为明显的谷地村落。村落内建筑多为清代、民国建筑。传统资源载体主要有青铜时代马坪山遗址,利泽潭遗址、尤溪县城到永泰、德化的古驿道,古建筑有双兴堂(清代)、乾建堡(清代)、得水堂(清代)、西华堂(清代)、开兴堂(清代)、东盛堂(清代)、崑山堂(清代)、东丁堂(清代)、观音廊桥(清代)、古樟树(宋代)、双乳古井(宋代)、古水车碓(清代)......等,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历史文化悠久深远。
村落历史文化
台溪村原本是一个万木参天、植被茂盛的地方,宋代已有陈姓、黄姓等大量村民在此开发,休养生息,宋绍兴年间,傅姓祖先从闽南迁徙到这里,见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地势低且平坦,溪水涓涓缓缓流淌,便在此定居下来,慢慢发展为本村第一大姓。据《傅氏族潽》记载:严野传家三篇简在,泉州开府一剑南来。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敇赐银印青绶,衔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大将军傅实奉旨入闽,平定闽疆。傅实始居泉州东湖,(丰州桃园)绍兴6年(1136年)傅实第七世孙隐士傅颙,由仙游罗峰肇基尤邑(今汤川乡黄林村巫山)第十一世孙傅伟甫于南宋绍定2年(1229年)由巫山迁入富山(今台溪村)开创基业,繁衍生息,慢慢形成现有村落;村内中心建有祖屋,并命名为“清河堂”距今已有800多年,至今仍保持完整。 宋代属常平乡和顺里,此地方原名为“低溪”,取名为低溪村,后期慢慢雅化为台溪村,明清时属二十五都 ,民国时期为台川乡台溪保。 1950年属七区署驻地。1958年为金星公社台溪大队,1959年改为台溪公社台溪大队。1984年改制为台溪乡台溪村。
村落民俗文化
春节闹元宵迎龙灯(板凳龙) 台溪村正月元宵迎龙灯民俗始于明清时期,主要为板凳龙,龙头、龙身、龙尾均用木板、竹篾和纸户画上图案,提上祈福字句,大小形态根据当地传说而设计,每条龙则由三四十节连成,每节由一人手擎一根一米长的竹竿撑着,迎龙灯时,龙头披挂红绸,龙身内每节都点上蜡烛。夜间,龙身舞动起来,活灵活现,十分逼真。迎龙灯队伍中还有高照、花鼓公婆、踩高跷、杂耍、腰鼓队、十番鼓、民乐队、舞蹈队等,队伍后面还有数以百盏各式各样的花灯紧随,鼓炮喧天,街道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每年元宵还有举办晚会,游园活动。 七夕祭祖,是台溪村富山傅氏家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族人都要备全猪、全羊、公鸡、白粿、粉面、糍粑等各种果品,香烛、纸钱、鞭炮、烟花等贡品,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各家各户自备几样酒菜,齐聚祖祠,祭拜祖宗,中午一起在祖祠聚餐,以示孝敬,怀念先祖功德。
村落自然环境
台溪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中现有保存五十几处明清古建筑和古遗址,有青铜时代马坪山遗址,利泽潭遗址、尤溪县城到永泰的古驿道和尤溪县城到德化的古驿道,古建筑有双兴堂(清代)、乾建堡(清代)、得水堂(清代)、西华堂(清代)、开兴堂(清代)、东盛堂(清代)、崑山堂(清代)、东丁堂(清代)、太平寨(清代)、天后宫(清代)、观音廊桥(清代)、古樟树(宋代)、双乳古井(明代)、古水车碓(清代)......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历史文化悠久深远。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