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泽村
水口镇承泽村位于德化县水口镇石牛山西北麓,四处群山围绕,风光秀丽,地处高山地带,平均海拔高度700米,原始森林覆盖全村,梯田耸入云霄,纯木构吊脚楼、骑楼倚栏,依山坡而建,高低错落的木构灰泥大厝,扼守村寨出入的古隘门,青石板铺路,整个村庄酷似苗寨的民居,传承了古风,构成了神秘特有的文化符号。
1个承泽自然村,均为汉族,共有3个村民小组、145户558人,其中男性288人、女性270人,人口姓氏:黄姓。常住人口45人,其中60岁及以上37人;青壮年劳动力6人;16岁及以下0人,占0%。外出流动人口513人。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元,收入主要来源是销售笋、竹、油茶等农特产品和经济林收益。
村落历史文化
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黄氏由兴化黄石村到此肇基后人为显耀祖泽绵延,咸承俎豆恩泽之意,遂将“畲宅”谐雅为“承泽”,方言讹为“谢宅”。 承泽村—原名畲宅,意为开畲(田)筑宅,安稳于农耕,安居于厝宅,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黄氏文人认为“番宅”二字太俗,遂改名为承泽,并延续至今。
南宋庆元至嘉定间,石龟三鸣连中三进士。首鸣,贵子黄龟朋出生,黄耿荣登庆元己末科进士,出任海丰县主簿;复鸣,黄龟朋登嘉泰壬戌科进士,任广西梧州推官;三鸣,黄霆发登嘉定甲戌科进士,授职朝官。三进士及第后,深感畲宅地名不雅,遂改名为承泽,以示承接祖泽之恩。明朝到民国,石龟屡鸣,科甲蝉联。
公元1133年承泽美山堂(泉州名祠)开基祖黄震极(祖籍莆田黄石),宋微宗甲申拔贡、池州教授、挂冠归隐,寻幽到在承泽居住兴业,衍到第五代孙时连续三代登科进士,亦称为“三代三进士”“一门三进士”,时年在德化、永泰、仙游等地誉传,为显耀祖泽,承恩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