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白沙镇洋西村
洋西村地处山区,全村有136户,636人,土地面积2万亩,属于四周群山相连,山脉高低起伏,水源丰富,是绿水青山的山里乡村,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
洋西村属于东北部,离白沙镇政府7公里,距高速10公里,平均海拨400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侯区,常年平均气温20度,地处山地,四周群山相连,山脉高低起伏,水资源丰富,绿水青山,环境优美。全村136户,总人口636人、土地面积2万亩。洋西村又是属于罗畲片的中心点,当时政府设在本村的白沙供销点,综合门市部,肥料仓库设施,收购毛竹堆场。还有白沙粮站粮食收购点,粮油门市分点。当时、罗畲村,大盂村,高洋村,邹山村都要这里买卖物资产品,洋西村属于地理环境中心,景色优美的好村庄。
村落历史文化
洋西村有吴、俞两姓氏。①吴姓较早到洋西坑,据吴氏族谱记载,渤海吴氏振石公裔孙第六世万三郎公从宁洋(现漳平双洋)到洋西桐林坪开基建厝,至今已五百多年历史,清代先后在大坂洋建"钟英堂""瑞绚堂"、西洋仑"水正堂"、坑头厝"广兴堂"、横楼厝″隆正堂"、"龙兴堂"、路兜厝"秀德堂"″积庆堂"、隔坵头"怡燕堂""乔木堂"(后迁到三堂厝联广堂),三堂厝″苞茂堂",位底坪、″美林堂"、外厝"五福堂"、下大厝"树德堂"、宗祠等古民居13座,这些古民居造型各有各的特色,美观优雅。②俞姓,清代笫十一世献廷公从罗畲中村迁居到浮山洋、杨梅垄定居。民国时期始建了碉楼4座,分布横楼厝1座、大坂洋1座、浮山洋1座、杨梅垄1座。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该村庄大多数群众建有纸寮,做土纸的家庭手工业。全村总共有16个纸寮。
村落民俗文化
洋西村落美丽富饶,群众的民俗文化丰富、清代,成立″洋西同乐馆"组织鼓吹队,竹马灯到龙岩,东方片及宁洋,漳平周边义演,传承至今。近几年来竹马灯娱乐文化每年均有到白沙镇政府及娱乐文化节义演活动。宗教信仰:清末,在坑头厝始建"赐宝岩"庙宇,主祀法主公,定光古佛,三代祖师等9尊,于1976年重建,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举行庙会活动,全村男女老幼都参与奉拜,祈愿人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按当地风俗每年春节至元宵由头家带着鼓吹队,竹马灯及全村村民祭祀"田公元帅"尊神、顶礼朝拜祈福消灾之后,进行村境游灯,到各厝堂,单位拜年,道喜,创意文明,团结的良好氛。
村落自然环境
洋西村地处山区、有两座山峰、一座龙西山,海拔720米、一座斜洋岐尖。引入洋西村庄的两条小河,一条从龙西山起源经坑头内,洋内往洋西坑流到大坂洋。另一条从鹅岗斋起源经阔窠、老厝坂到大坂洋汇合,为九龙江流域小支流"洋西溪"全程6.2公里。 洋西地处偏僻的山区,沿途古道设在树木摭天林内,崎岖不平的山路通往四周的自然村庄。至1966年,洋西定为"龙岩县毛竹生产基地"始建白洋公路(白沙一洋西)。在2010年间,将此公路铺设了水泥路,于2016年,全村各自然村也铺设了水泥路,于2018年,各自然村安装了路灯,形成了白天绿水青山,到了晚上灯光明亮的小山村。全村做了七个卫生垃圾池,做到当日垃圾当日清除。于2020年全村完成100%的旱厕改。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农村的生活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村庄环境优美、卫生清洁的一个好乡村。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