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头镇南岩村
南岩村位于福安市东北部的东山西麓,海拔650米,距市区25公里,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村庄面积9.3公顷。南岩先后被列为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村,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福建省“最具休闲价值”村庄之一,获评全省第一批高级版“绿盈乡村”,福建省森林村庄;宁德市“最美乡村”,福安市“最美村庄”。
南岩村90%以上的村民均为王姓。闽王王审知九世孙王少招,于元成宗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自本市上白石镇佳浆村迁至南岩,距今已有七百余年。王少招一脉源流本着耕读传家的理念,建设了古朴、精致的南岩村。整个古村落选址科学、布局合理,在四面环山的山地丘陵地貌上,村落选址呈“金蟹开窝、灵龟锁月”的背山面田格局,既是闽东山地民居群落以宗族为依托展开布局的典型特色,又是闽东北山区山水阻隔自然地理条件下山地村落布局的代表之一。南岩村传统的山水格局、建筑群体、文化遗产等均保存较为完好,留存百年以上的古民居42座,均为当地王氏先民建造,穿斗、抬梁或穿斗抬梁混合、歇山屋顶、山墙围合的独立院落木构砖瓦房(其中明代建筑3座、清代24座、民国15座)。古民居建有高宽门楼、前后左右天井、宽敞堂屋和实用厢房等,屋内有门楼、天井、堂屋和厢房等,梁柱粗大,辉绿岩柱础、屏风、斗拱、窗格上均有精美雕刻或彩绘,栩栩如生。南岩族塾、书院以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约公元1590年)五壇桥,今部分架构依然保存良好。
村落历史文化
南岩村90%以上的村民均为王姓。闽王王审知九世孙王少招,于元成宗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自本市上白石镇佳浆村迁至南岩,距今已有七百余年。王少招一脉源流本着耕读传家的理念,建设了古朴、精致的南岩村。整个古村落选址科学、布局合理,在四面环山的山地丘陵地貌上,村落选址呈“金蟹开窝、灵龟锁月”的背山面田格局,既是闽东山地民居群落以宗族为依托展开布局的典型特色,又是闽东北山区山水阻隔自然地理条件下山地村落布局的代表之一。南岩村传统的山水格局、建筑群体、文化遗产等均保存较为完好,留存百年以上的古民居42座,均为当地王氏先民建造,穿斗、抬梁或穿斗抬梁混合、歇山屋顶、山墙围合的独立院落木构砖瓦房(其中明代建筑3座、清代24座、民国15座)。古民居建有高宽门楼、前后左右天井、宽敞堂屋和实用厢房等,屋内有门楼、天井、堂屋和厢房等,梁柱粗大,辉绿岩柱础、屏风、斗拱、窗格上均有精美雕刻或彩绘,栩栩如生。南岩族塾、书院以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约公元1590年)五壇桥,今部分架构依然保存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