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镇傅竹村
傅竹村建于宋朝,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丽,这里保存清民文物古迹众多,有5处文物点, 16处历史建筑。整个村落空间自然流畅,动静相宜。街巷两旁西的古建筑淡雅朴素,古宅、街巷、池塘、田园交织,错落有致。
傅竹村位于霞浦县西南部,三都澳湾畔,距县城直线距离约24公里,距离溪南镇政府约7公里,紧邻盐溪疏港公路,海岸线长5公里。傅竹村下辖高楼、澳里、海边、文岐四个自然村,各个姓氏聚族而居,上万林氏居高楼自然村、赤岸林氏居澳里自然村、郑氏居海边自然村、李氏居文岐自然村。全村户籍人口1630人,常住860人。傅竹村村庄内部格局是古村落连片,总面积达17公顷,新建居民住宅区集中在村庄外部,形成古村落与新区界线明显的格局。傅竹村海上产业包括海蛎、黄瓜鱼、海参、鲍鱼、青蟹、对虾、龙须菜等渔产品养殖,陆地上以茶叶、柚子、柑橘、水稻等农作物种植为主,滩涂讨小海也是重要的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为12300元,经济状况较为良好。
村落历史文化
宋淳熙九年梁克家《三山志》将傅竹村记为“簄竹”。簄竹村旧址可能位于傅竹村委楼东南方750多米,即“上村顶”、“倪郭湾”一带。上村顶为陈氏聚族而居之地,后人陈坡为福宁州抗倭志士。倪郭湾村委倪、郭两姓聚族而居之地。相传两个村落元代遭“屠村”而废弃。明初,上万林氏迁入澳里自然村东南侧聚族而居,取村名为“高楼”。明中期,海边、澳里两个自然村在分别有郑、林两个家族聚族而居。海边自然村位于傅竹村委楼南260米,整村民居依海而建、坐东朝西。澳里自然村位于傅竹村委楼东330米,整村民居分布在山谷之中,坐北朝南,依地势从高到低向南发展。明末杉洋李氏迁入位于傅竹村委楼东北侧1600多米的文岐自然村。
以往澳里、高楼、海边三个自然村赤岸林、上万林、郑氏各自聚族而居,村庄互不相连,泾渭分明。随着时间推移,三个自然村的民居连成一片。文岐自然村海拔在100米左右,离主村相对较远。文岐自然村村民民居分布在山顶、坡头湾岸边两个部分。目前,傅竹村村庄形态为一大一小两个组团。大组团包括海边、澳里、高楼三个自然村,小组团为文岐村。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村庄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傅竹村庄建设重点转移至村庄东西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