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苏平镇红卫村
红卫村位于苏平片区平原北面,东、西、北三面群山环绕,山背紧邻大海,山林繁茂、郁郁葱葱。红卫村是一个独具风貌的传统村落,民风淳朴,风景秀丽。
红卫村位于苏平片区平原北面,村域面积约229.09公顷,耕地630亩、湿地320亩,林地2600亩。总体来看,红卫村北邻猫头墘和北部生态廊道,西近京台高速,东接南岛语族博物馆和长江澳景区,距县城20公里,距平潭动车站仅14公里。红卫村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游客自驾观海,景点游玩提供极大便利。聚焦区位地势,红卫村东、西、北三面群山环绕,林木繁茂、郁郁葱葱,独特的地理条件提供了静谧闲适的乡村氛围和安静舒适的疗养环境,为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村内现有8个村民小组、414户1432人,常住人口300人左右,村中人口较多的姓氏有:林姓、高姓、陈姓。目前红卫村党总支有62名党员,村“两委”干部8人。近年来,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苏平片区管理局党委的精心指导下,红卫村两委和村民共同努力、争先创优,持续推进乡村建设,致力将红卫打造成为一个生态美、产业强、人文美,富有凝聚力的“金牌旅游村”。
村落历史文化
在文化底蕴上,红卫村古宅文物颇丰。村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还有许多古代遗址和石刻。(1)林福予故居是整个平潭地域保存最为完善,建筑最为精美的民居代表之一,拥有较为完整的传统石构建筑风貌,别具一格,林福予故居主体多为红砖,自南向北分为左、中、右三个院落。左右院落为当铺,中落分为前后厝,均为合院式,有门墙、天井、两侧护厝、正落40多幅的雕刻、楹联、艺术瓷雕。(2)临近林福予故居,还有一口半月清朝古井,直径约1.02米,呈半月形。井底泉眼正处岩穴中,地下水资源丰富,日夜涌水,即使是大旱年头,井水都是满的。井水冬暖夏凉,水质甘甜,可直供泡茶。相传抗日战争时代,国民党败退,曾在红卫村驻军多时,数百名官兵共饮此水,古井也未曾枯竭。(3)在白沙垅村西北向山麓,有一处平潭最早的摩崖石刻。五块巨石堆叠相倚,构成上下两个洞穴,气势恢宏。据史料考证,熙宁二年(1069)江西宜春南仰山怀安籍僧人璋公化缘岚岛,寻踪至红卫村白沙垅,在道彰岩西侧修建大士殿,宣讲佛经,后圆寂于此。此大士殿在清末被红卫村富商星楼公改为书院,共培养了数百名贤能志士。
村落民俗文化
重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我村一直以来在重阳节当天会向村内的85岁以上高龄老人送上节日慰问品。
村落自然环境
在生态资源上,红卫村东、西、北三面群山环绕,山背紧邻大海,村庄融于绿海,生态资源极为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全村山林面积为2600多亩,全村森林覆盖率高达74%,主要以相思树、桉树、黑松和木麻黄为主。耕地面积630亩,湿地面积320亩,军路湖、九寨湖两座水库容量达30万立方米。在生态资源保护上,一代代红卫村人参与到植树造林活动中,为村庄绿化美化贡献力量,在环境保护上,推行垃圾不落地和卫生评比制度,使红卫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村。
村镇承诺书
乡村协议承诺书.pdf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