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迪口镇霞溪村
福建省建瓯市迪口镇霞溪村系迪口镇下属的一个行政村,乃全镇第二大行政村,距 迪口镇12 公里。属山地丘陵地区,山涧水系丰富,砖红壤,霞溪村属重点林区,全村 土地面积6.48 万亩,其中水田2680 亩,林地6.1 万亩(毛竹林3.1 万亩)。每年可产 鲜笋50 万吨以上,年产商品竹达300 万根。村落面积500 亩,四面环山,村庄沿小溪 两边而建。
建瓯市迪口镇霞溪村裴姓祖籍和彭氏祖籍。古村落民居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 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民居百分之七十由土木结构建筑,屋内隔间由竹篱和三合 土粉刷而成,屋内地面由青砖铺设,外墙由粘土、食盐、碎瓦混合夯实而成,防火、防 匪、防盗、冬暖夏凉,建筑风格是建瓯古传统模式。建筑年代是明末清初时期,建筑环 境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在村落修建时使建筑集中连片, 并用石头铺设巷道,两条溪流汇合环绕村落,有一条古渠从村落穿过,便于形成居民生 活用水,灌溉农田。
村落历史文化
村民以裴氏、彭氏为大姓。据霞溪《裴氏族谱》记载:北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裴氏由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迁徙至此地定居。彭氏祖籍江西,清乾隆年间,由江西迁徙建瓯后,迁移霞溪定居。 康熙年间,有一名为彭上达的年轻在霞溪做长工,吃苦耐劳,后考取功名在康熙年间为官,后告老还乡回到霞溪定居。彭上达之孙彭景昌及彭景英修建彭氏宗祠,这座宗祠至今160年,古风犹在。 霞溪村烈士: 裴其兴,男,生于1912年。1948年9月参加游击队。1948年9月中旬,陈顺有部写信与李忠群联系,由彭家寿送到霞溪,再由裴其兴转送李部,裴在霞溪水尾峡头时,遇上保四团,裴将信丢入口中咬烂,被敌人从口中挖出,严刑拷打后押到迪口,他坚贞不屈,于第三天深夜被杀害。 张孝锦,男,生于1914年。1947年参加霞溪村贫农团任团长。1948年9月在迪口执行任务时被保四团杀害。 梁火婢,男,生于1925年10月。1948年11月参加陈顺有部游击队。1949年5月初,在玉山与国民党溃军作战中牺牲。
村落民俗文化
霞溪村民为了纪念灵相吉师,每年正月十五前几天及六月十三,乡村为首村民就要做好准备工 作,首先全村人要吃三天素,还要请法师诵经。到了正月十五早上,由村里组织游乡队伍,在法师带领下,来到灵相吉师庙。迎游乡场面十分隆重,游乡队伍要举旗、敲打锣鼓,走过整个村庄。队伍走过村民大门前,主任都要点香、燃放烟花等迎接保平安,知道游乡队伍把整个村庄走完为止。目的是整个乡村、村民一年四季保平安、六畜兴旺一直延续至今。
村落自然环境
霞溪村四面环山,村内1条古河道穿村而过,村庄建筑主要环绕此河道,顺水流而布局,与周围山川地势、林木植被等相融合,力求建筑的形式、色调、布局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形成依山傍水、随坡就势、集聚而居、方便生活的基本格局,形成山水、田园、民居相互融合而成一体,古朴幽静的住宅环境。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