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穆阳镇苏堤村

  苏堤村位于福安市西部穆阳溪的北岸,与市区的直线距离12.3公里。隶属于福安市穆阳镇,分为黄坂路、下碓路、苏堤头路、苏堤中路、苏堤尾路、桥南路6个居住区;总面积2.997平方千米(4493.2亩)。苏堤村北部分别与穆云畲族乡的虎头、溪塔、洋坪、燕窝村相邻,南部与康厝畲族乡隔溪相望,西、南面是康厝乡的南洋村、半山村,东南面是康厝乡的苏坂村。

苏堤村背靠狮岫山,面临穆阳溪,东接福穆公路,西通省道下浦线,山清水秀,独景含辉,系水域和山塞交会要地。苏堤村历史悠久,隋朝年间即有居民居住,民风淳朴,勤劳善良,曾经船舸争流,商贾云集,街市繁华,商贸发达地区。苏堤村是穆阳镇最大的行政村,现有1007户、户籍人口3867人。    作为一个村落,苏堤有着悠远的历史。早在隋朝开皇十五年(595年)就有江夏黄氏辗转迁入。苏堤黄氏宗谱清楚地记载着氏族迁徙的行踪:“……始迁长溪之大留,继迁穆阳狮子岩前,最后又迁藻廛即今之黄坂也”。这“黄坂”就是苏堤,迄今大约已有一千四百年。苏堤也因此成为闽东地区有确切历史记载的、北方汉族入迁落籍并且繁衍至今的最早村落之一。村内古建筑多为“徽派建筑”,依山就势,构思精巧,各具特点,自然得体,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其中颇具规模且富含文化底蕴的有黄锋将军府、大夫第、黄氏宗祠、罗氏宗祠、五显宫、古民居群等。黄氏宗祠是福安少有的大祠堂之一,共有三进三座,依次是戏台、大厅和正殿,可谓巍峨壮观。从大门埋到里座,一个个“理学名宗”、“进士及第”的匾额记录了先祖的荣耀;而大圆柱上,那长长的联句,表达的是对远在“江夏”(今湖北武汉一带)的“根”的缅怀,和对氏族兴旺发达的祈盼。古民居多是大宅院,书香门第,古色古香,诗礼传家,韵味非常,黄蜂将军就是这方水土所养。

村落历史文化

线面是中国传统美食之一,闽东线面以福安穆阳出产的质地最上乘,而穆阳尤以“苏堤线面”最为出名。福安穆阳苏堤村有着悠远的历史,早在隋朝开皇十五年(581年)就有江夏黄氏辗转迁入,在穆阳溪苏堤流域的原始森林“树榄沿”一带繁衍生息,在穆阳溪的呵护下,苏堤走过了千余年的历史。据载,当时苏堤先民多种植水稻小麦,小麦初始时粒蒸而为“麦饭”,捣碎煮而为“麦屑粥”。随着人类生产生活发展进步,680多年前,先民利用穆阳溪水力资源建起座座水碓坊,用以碾米磨麦,苏堤至今仍留有“下碓”地名;磨好的优质面粉经发、捶、挤、搓、拉等九道独特的工序精作,生产出享誉数百年经久不衰的手拉“苏堤线面”。 “苏堤线面”色泽洁白如银,细如发丝亦柔韧有余,质地柔润,落汤不糊,营养丰富拉开可达近10米长,故谓之为“线面”。宋代名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中这样描写它:“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玉簪横”。

村落民俗文化

每年的正月十三,村里的男女老少便齐齐出动,早上8时,随着响彻云霄的礼炮鸣起,由苏堤民间各大宗祠组织的舞龙队、腰鼓队、迎宾队、神铳队、鼓号队、戏班等上千人队伍开始沿街巡游,穆阳特色小镇、福兔、二十四孝等方阵打头,举幡的、举彩旗的、抬香炉的、抬神像的、由真人扮演的各路神仙等紧随其后。精彩的舞龙、太极等民俗表演都渗透在热闹的队伍中,别有一番风味。  

村落自然环境

苏堤村背靠狮岫山,面临穆阳溪,东接福穆公路,西通省道下浦线,山清水秀,独景含辉,系水域和山塞交会要地。村内道路全部硬化,苏堤头、苏堤尾都已完成道路拓宽,环城路也将拓宽完毕,现在进行“苏堤村美丽景观带”打造。苏堤村离穆阳镇街区仅需3分钟车程,步行15分钟可达,交通便利。 村内已全村通水、通电,有垃圾处理场、近期疏通下水道工程于2015年底完成,排水系统优良。2015年苏堤村被评为“福建省美丽乡村”,苏堤村腹地广阔,为了便于管理,村内划分为苏堤头、苏堤中、苏堤尾、下园、黄坂、下礁六大片区。为保持村内村容村貌整洁,村委分别为六片区各配备了一名保洁员,每天对卫生进行清扫,对垃圾进行及时处理。  

村镇承诺书
乡村协议承诺书.pdf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