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陆续开放当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杨源乡坂头村

    坂头村位于政和县东南部、杨源乡东部、霞童溪上游,东面为洞宫村,北面与镇前镇西溪村、下庄村相邻,南面为楼下村,与屏南白水洋交界,距离乡镇所在地(杨源高速口)约16公里、县城58公里。坂头村地处政和高山地带,平均海拔860米,最低气温—12.2℃,年平均气温14.7℃。坂头村位于X892线旁,与宁武高速公路楼下预留出口约2公里。共有 4 个自然村,村名分别是:坂头、花桥、苏坑、坑塘,主村在 坂头 自然村;共有 11 个村民小组、 406 户、 1381 人,其中男性 717 人、女性664 人,人口较多的姓氏有:陈  。常住人口 321人,其中60岁及以上133 人, 占41.4 %;青壮年劳动力 156人,占48.6 %;16岁及以下33人,占10 %。外出流动人口1060人,占全村人口76.8 %,主要流向和从事行业是:福州、上海等地,从事建材业、宾馆业、餐饮业、服务业等。

坂头村唐时,坂头村曾分为东面坂头、西面下池和南面下林(今竹头)三处。东面坂头为魏叶两姓建村,祝姓和陈姓分别在下池和下林居住。清时,陈姓家族兴旺,另三姓相继外迁;且有陈文礼中举-,衣锦还乡时,曾以其名命其村为文礼村。历史上村里曾出过陈恒、陈文礼等名人。民国初期,村庄较大,比较繁荣,有40余栋住宅;民国16年因发生火灾,被烧毁住宅20余栋,到民国38年有住宅25栋,住48户274人。八十年代后,新建房屋已将坂头、花桥和竹头3村连成一片。1988年有住宅92栋,住182户920人。在花桥村内有明朝陈恒修造的花桥,咸丰元年受洪水冲垮后重建;民国6年被火灾烧毁,民国8年重修。桥中供列神像和陈恒、陈文礼像等。建筑宏伟壮观,雕梁画栋,文人墨迹甚多,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村四周环山,森林资源丰富。村头有古榅树10余株,楠木4株。现为坂头行政村驻地。

村落历史文化

曾任明朝北京户部主事外郎、庐州府知府、九江兵备付使的陈桓和任清代直隶知县,官居三品的陈文礼等历史名人出自该村

村落民俗文化

新娘茶:每年端午节前一天,即农历五月初四,村里所有在这一年(从上年端午到本年端午)新娶媳妇的人家,都要置办丰盛的”新娘茶“招待乡亲。客人随到随喝,无需带礼物,离开时,新娘需将九尺九寸的红喜绳披在客人肩上,客人笑纳后要表示恭喜。走桥:主要在五月初五,周围村民自发到花桥上祭祀桥神以及桥头庙神灵,燃香走桥,往磻溪里扔粽子以纪念屈原 。  

村落自然环境

辖区土地总面积 26886 亩,其中耕地是1963.1亩(水田 1704 亩),实际耕地1350亩,人均耕地 1.38 亩,闲置耕地613.1亩,已流转0亩;鱼塘 8.83 亩。山地面积 22425 亩,森林覆盖率89.96 %。其中,生态公益林 7422亩,杉、松、杂用材林 10326 亩,经济林3784亩,竹林892亩(人均0.63亩)。是 市 级生态村。福建最美廊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桥,坐落于坂头村磻溪上,为楼阁式石拱木构廊桥,始建于明武宗正德六年,现存建筑为民国3年重建;大夫第清朝直隶知县陈文礼故里;为了纪念陈文礼,村民自发筹建大夫纪念堂。丛林中生长着天麻等中草药;柳杉、江南油杉等百年以上树木四十多棵;大自然中有石鳞、河鳖、羚羊、穿山甲等动物的生活痕迹    

村镇承诺书
本村待认养房屋
传统村落海峡认养平台是一个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 实现着年轻与古老间的新对话,田园未远,梦想仍在,愿你我都是归乡人

联系方式:zxctcl@126.com

京ICP备19057194号-1


网站公示:本网站上所公示图片均系村民自行提交
如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请权益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我方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